关于加强法律法规政策宣传培训的建议
一、基层干部法律意识淡薄。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群众的法制观念越来越强,老百姓熟悉的相关法律法规越来越广泛(特别是涉及自身利益方面的政策法规如征地拆迁等尤为关注),用法律维权成了老百姓的有力武器,而基层干部则由于法律意识淡薄,缺乏对法律法规的了解,或熟悉程度不够或理解不透彻,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对老百姓的质疑难以招架,导致被牵着鼻子走现象,从而使政策法规剑走偏门,产生了非良性循环。
二、贯彻执行政策力度不够。当前由于社会处于高速发展期,各项工作任务繁多,政策出台后的宣传贯彻相对不够透彻,从而使基层政府对贯彻执行政策的意义认识不到位,贯彻执行政策力度不够。如杭州市于2009年、2010年明确了征地拆迁地面附属物补偿实行统筹包干价每亩4万元,由于宣传不到位,老百姓为谋利益在新征地范围内抢搭大棚、挖鱼塘、养甲鱼、道路硬化,从而导致补偿大大超过每亩4万元,把政策置于无形,也给项目建设进度带来影响。
三、依法行政观念还需加强。政府职能部门作为一级政府的政策指导、监督管理机构,对政府政策的贯彻执行应不折不扣,但随着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部门在工作中只顾表象(把工作摆平),忽略了政策执行对后续工作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依法行政观念还需加强。
对此,建议:
一、加强政策法规业务知识宣传培训。分两个层面开展政策法规业务知识培训,对职能部门开展精细化培训,使职能部门能深刻掌握领会法律法规政策的精髓以及重点,并开展形式多样的讨论活动,使政策文件精神入心入脑,便于工作开展。对镇村干部开展以实例结合政策的宣传培训,使政策精神便于理解记忆。通过多种途径如发放宣传手册、媒体报纸进行宣传。
二、建立宣传培训的长期机制。加强对政策宣传工作的领导,建立宣传培训的长期机制。如在每一项政策出台后开展宣传培训,结合实际对法律法规开展不定期培训班,使法律法规政策深入人心,取得共识,有利工作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