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文创产业投融资力度的建议
1、完善金融支持文化产业的信贷机制。要根据文化产业的特征和文化企业发展的资金需求,制定和完善适应文化产业信贷准入政策、准入条件,扩大文化产业贷款客户范围,积极支持文化产业相关项目和企业的发展。要着眼于文化产业的长远发展,对不同文化企业提供不同的融资方案,除传统的流动资金贷款、项目贷款外,针对文化产业独有的特点,进一步探索知识产权、影视制作权等无形资产质押方式,多渠道解决文化产业普遍缺失抵(质)押物的问题,进一步优化资信评估和授信审批体系,提高信贷工作效率。要紧密结合文化产业实际,加大对重点文化企业的支持力度,做大做强一批文化产业龙头企业,大力扶持民营文化企业快速扩张,不断提升文化产业综合实力。
2、为文化产业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要积极挖掘文化产业中新的金融业务增长点,主动深入文化企业开展调查研究,大力开展信贷业务创新,以长远眼光培育文化产业市场。要针对文化产业知识技术含量高以及抵、质押相对灵活等特点,扩大金融对文化产业的服务范围。
3、建立健全文化产业融资担保中介机构。要积极推动建立文化产业融资担保机构,有效解决文化企业可供抵押的担保物较少,无形资产评估难、抵押变现难、抵押担保信用程度低,难以从银行获得信贷资金等问题。同时要成立知识产权专利评估机构,专门从事文化企业无形资产评估,研究知识产权、企业无形资产和电影(视)制作权的质押方式,为银行信贷、无形资产入股、转让等提供专业咨询,积极发挥无形资本的融资功能。
4、大力培育文化产业资本市场。要针对文化企业实力选择不同直接融资方式,对于符合发债条件的中小文化企业来说,要积极鼓励支持其运用企业债、公司债、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债务工具进行融资;对那些具有高成长性的文化企业,要协调有关金融机构提供上市服务,通过创业板市场进行融资;对前景极佳的文化企业,则可以通过上市公司收购、兼并、托管、资产或股权置换等资本运作的方式进行融资,使资本市场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助推器,支持文化企业做大做强。
5、构建多元化的文化产业融资格局。多元化融资格局包括银行贷款、上市融资、发行债券、社会资金投入、国外资金投入等等。要明确投资主体的分工和投资责任,按照国家文化产业特点和文化市场供求情况,将文化产业建设项目划分为竞争性项目、基础性项目和公益性项目,确定企业是基本的投资主体地位,政府尽快减少竞争性项目的投资,集中力量进行大型的基础性、公益性项目的投资,将竞争性项目的投资主要让位于民间资本。要通过制定相关税收政策,吸引民间资本积极参与文化项目建设和重大文化活动和体育赛事,支持多种经济成分参与文化事业单位转制和股份制改造、文化设施建设和经营,大力推动建立多元化的文化产业融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