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 农民群众心有三盼
一是盼各级政府要把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宣传好、贯彻好、落实好。由于一直以来政出多门,致使某些地方出现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如一些非农部门单位认为指导“三农”工作的相关文件是农业、农技、农水、乡镇等涉及部门的事,与本部门单位关系不大,以致一些强农惠农政策在一些基层贯彻落实中或多或少打了折、走了样、变了味,影响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和积极性。为此希望各级党委、政府和各部门单位,要把中央一号文件宣传好、贯彻好、落实好,使广大农民真正得到利益、见到实惠、受到激励和鼓舞,才能真正发挥政策的引导、支持和促进作用。
二是盼推动农超对接,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实践证明,有效利用农村商务信息服务体系,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对接、农产品与城市超市对接、生产生活资料与万村千乡农家店对接,既可满足城市蔬菜等农副产品的需求,又可解决农民销售难的问题,为农民增收致富铺路搭桥,是当前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稳妥发展,助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重要途径。为此希望各级有关部门,要深入农村广泛开展调研,结合本地实际,在城镇超市建立本地农超对接专柜;出台农超对接管理政策,鼓励引导超市优先同农村专业社、专业村、专业生产的特色农副产品对接;组织超市与农民、专业户、专业村、专业乡签订销售合同,约定对接期限、供应销售数量、双方权利义务等。对销售业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按销售额一定比例进行奖励,以促进农超对接工作良性运行。
三是盼能为农村广大“农二代”(指农民家庭中已成年的子女)的农技和务工职业技能培训搭建平台。农民群众反映,当前广大农村的“农二代”普遍存有“三无心态”,即升学无望(指本人成绩、家庭经济因素难以继续升学),务工无技(因缺乏一技之长,虽外出务工,也只能干些体力大的杂工),种田无心(不愿继续承接父辈们面朝泥土背朝天的传统种田模式)。随着“农二代”年龄的增长,一些人养成了勤吃懒做惰性,有的学会了赌博、成天上网的恶习,个别的甚至走上了偷盗等违法犯罪道路,不利农村社会稳定。为此各级政府应予关注。希望国家把培育“农二代”新型农民作为一项根本措施来抓,通过扶持在每个县(区),建立一个农民实用技术培训中心,大力实施以农村实用技术,务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要内容的“惠农工程”,提高农民尤其是“农二代”的科技文化素质和致富能力,针对性地优惠或免费培训“农二代”新型产业农民和务工农民,为农业增产、增收,改变乡容村貌提供人才保障搭建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