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言献策

打造东方品质之城应加强对旅游行业的监管力度

字体:
发布时间:2012-02-13 10:59:29
来源:admin
春节过后,部分城市旅游景点商家宰客现象在社会上闹得沸沸扬扬,三亚、厦门、云南等地都有网友曝光被宰内幕。其实旅游景点宰客现象在国内、国外都很普遍,但这不仅让人们失去对该旅游地的信任感,而且会使当地多年来精心打造的城市形象颓然倒下。这几次的游客被宰事件让我们深思我市的旅游行业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政府官本位思想还比较严重。政府在遇到事情后的第一反应是开脱,缺乏诚恳的态度,比如说三亚市政府新闻办所谓“零投诉”的表态明显是不恰当的处理,一个人民的政府、一个服务型的政府应该主动发现和排查问题。

二、有关部门缺乏危机处理能力。政府部门在处理危机事件时首先应是对当事人进行安抚,而不是急于为自己修补形象。三亚事件曝光后,有关部门的危机处理方式就值得商榷。一是没有对事件进行各个渠道的全面调查确认后就发布了结果。二是沟通方式欠妥当,比如说131,三亚市政府召开2012年春节旅游情况通报会,在会上“对三亚恶意攻击的人,将依法追究责任”的表示,海南《国际旅游岛商报》头条位置刊登的“罗迪,请站出来”的另类标语等等,很容易引起百姓的反感。

三、不重视相关配套的软环境建设。一个城市的形象包含硬环境和软环境两个部分。现在国内很多地方都在挖掘各自的自然资源,力图打造旅游城市,但很多地方都是从经济增长的角度去开发,往往忽视相关配套的软环境建设,比如对旅游行业经营人员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的培育。而一个缺乏道德与诚信的地方,是不可能做成品牌旅游城市的。

四、缺乏市场管理机制。市场监管部门既没有对商家进行利润的最高限制,也没有强调商家开具发票,这样很容易滋生消费风波。

五、缺乏投诉渠道。游客在被宰后,往往投诉无门,或者投诉之后,石沉大海,没有回音,最后不了了之。

最近几年,杭州西湖景区已经成为中外游客争相游览的一个首选目标。杭州市政府采取的各项措施使杭州的旅游业得到了非常大的提升和发展,杭州市正向打造真正的国际旅游休闲城市迈进。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们在旅游行业同样存在着许多问题,杭州的宰客现象同样偶有所闻。这次三亚等地的宰客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面对即将到来的旅游旺季,我们应该未雨绸缪,做好旅游行业的监管工作。

一、政府应注重自身形象的维护。首先要转变观念,强调服务于民,以人为本的理念。其次要打破官本位的思想,重视百姓的诉求。再次要有宽容、真诚的处理问题的态度。

二、注重提高处理危机事件的能力。应对危机事件的方法的改善,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都有利于旅游形象的建设。

三、注重人文环境的建设。旅游的本质是一种对旅游地生活方式与文化的体验,和硬件设施相比,旅游地的人文环境才是打造旅游品牌最关键的因素。

四、通过市场手段来治理旅游环境。经济体制下的政府是市场的建设者和市场秩序的规范者、维护者。我们可以规定,任何旅游经营者的每一笔生意都必须出具发票,顾客只要有疑问,即可凭发票向政府部门投诉。政府应对旅游经营者的利润进行监控与限制。这样,政府就是依靠游客、依靠市场来监管所有的旅游景点的经营商,从而杜绝宰客现象。

五、建立健全投诉机制。我们可以学习国外的一些成熟经验,比如韩国、巴厘岛,它们的旅游投诉机制就非常完善。如可以设立统一的投诉电话,游客无论在旅游中遇到什么问题,只需拨打一个统一的投诉电话即可。还可以设置旅游警察,旅游警察对消费者在旅游中遇到的问题综合执法,以提高旅游管理效率。

六、强化监管力度,制定有效的惩戒措施。政府首先必须敢于监管、会监管,一个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一个旅游品牌的确立,是与政府监管部门的管理决心、管理意愿以及管理水平分不开的。其次要发挥旅游行业协会的重要作用,因为只靠政府来监管,一定会存在一些无暇顾及的地方,这就容易让许多不良商家钻空子。

七、注重对旅游经营者的教育,形成自律氛围。通过对经营者的教育,让商家明白,只有和谐共赢,整个旅游行业才会兴旺;如果每个商家都抱着不宰白不宰的想法,行业的最终衰落也会危害他们的根本利益。

]]>
推荐快速链接: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中共浙江省委统一战线工作部

© 2007-2025 中共杭州市委统战部,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8035058号-1

单位地址:富春路188号B座26楼 邮编:310006

技术支持:杭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