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言献策

关于对西溪湿地一、二、三期进行统一管理的建议

字体:
发布时间:2012-03-01 08:06:01
来源:admin
按照《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分三期进行建设,其中,一期工程于20038月开始实施,200551完成并对外开放;二期工程于20065月份启动,总投资36.3亿,对4.89平方公里的范围进行了整理和优化,于2007101有限开园;三期工程约3.15平方公里,计划投资近30亿,2007启动工程,2008年年底已基本建成。通过西溪湿地公园的建设与保护,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成效明显。水质得到明显改善;空气质量越来越好;生态修复效果明显,生态系统更加健康。开园来已接待中外游客800多万人次。

在建设过程中,由于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跨西湖、余杭两个行政区,东区(一二期)属西湖区,西区(三期)属余杭区。市委、市政府为调动两区的积极性,让两区分别作为湿地公园东、西区的建设主体。建成后,也暂由两区分别自行管理,但随着湿地公园的发展,因管理各自为政,经营相互竞争等原因,影响了整个湿地公园的整体性和统一性。

一是管理机构多头,管理费用增加。目前同一座公园有两个管委会、两个湿地办、两个经营公司,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外界认为公园管理混乱的看法。而且管理机构多势必造成管理成本浪费,多个管理机构管理相同的项目,造成管理人员、资源浪费,人力财力支出增加,政府财力白白流失。

二是经营项目同质化。两个区域都是通过湿地观光旅游、经营电瓶车车游线、电瓶船游线等项目进行运营。一期以生态保护自然景观为主,二期是以人文民俗旅游为主,三期又是一、二期同类旅游产品项目的结合形式。这就造成同一公园,经营项目同质的现象。

三是营销宣传两张皮,没有形成一个口子。因为是两个区,宣传方式和宣传手段,宣传的思路都不一样,从而无法集中力量做好“大西溪”的宣传文章。甚至有时还会相互影响造成负面宣传效果(因宣传不得当造成游客投诉等情况时有发生,影响公园整体品牌形象)。

四是旅行社营销相互竞争。同一区域,两个同类旅游产品相互竞争,低价竞争现象明显:余杭三期因为开园迟,各项设施设备有待进一步完善,旅游项目又与一、二期雷同,因此,去往三期的游客人数相对较少。为了增加游客量,首先采用了低价竞争法:通过低折扣门票价格、返利等手段,吸引团队、散客。同一公园,不同价格,恶性竞争影响品牌。

    对此,我们建议,做好湿地公园的经营文章,必须按照“一个品牌、一座公园、一个口号、一张门票、一个标准、一本手册”的思路创新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营销策略,统一开发经营旅游产品和项目,加大营销力度,扩大西溪影响,实现投入与产出的良性循环。

一、管理机构统一。两区设立一个管委会,对两地实行同一管理。设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委员会,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湿地公园的保护和管理的有关工作;

二、统一安排园区活动安排(同一活动不要两边搞,省钱省力又能集中力量做好活动);统一对外进行宣传(整合资源提高宣传力度,提高品牌整体形象:广告宣传统一;对外口径一致)。

三、统一经营价格。协调经营单位,制定统一市场经营模式,制定统一的团队、散客的旅游消费价格,由管委会予以审批并落实执行。

 

]]>
推荐快速链接: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中共浙江省委统一战线工作部

© 2007-2025 中共杭州市委统战部,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8035058号-1

单位地址:富春路188号B座26楼 邮编:310006

技术支持:杭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