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抓好“菜篮子工程”和“杭州蔬菜基地”的几点建议
1、菜贵伤民,菜贱伤农。前一段时期,一些蔬菜的价格一度快速回落,以大白菜(胶菜)为例,一度买一送一,只需2元钱,大白萝卜,不到一元钱一斤,老百姓是高兴了,而农民种的大白菜5分钱一斤,都卖不出去,萝卜没人要,烂在地里。易导致未来几年农民不种大众化蔬菜,城市的菜价又要上去了。
一是建议政府对蔬菜的种植与需求加强宏观调控,建立长效的流通管理机制,如蔬菜进城、免收过路费,农产品实施农超对接或定期进社区,减免入场费,降低农产品进城的成本,还可以借鉴兄弟省市的经验,对菜价纳入保险机制,保险费用政府给予一定比例的补贴,以此提高农民种菜的积极性,使“保供稳价”体系具有长效性,使市民与农民双方均受益。二是建立价格定价体系,以合理劳动成本加利润模式,对各类常用蔬菜进行合理定价,以稳定的价格提供对接居民的常年蔬菜供应 。三是建立蔬菜基地 建立农社对接 基地直接和社区对接。四是建立蔬菜专门保险体系,应对自然灾害以确保菜农的种菜积极性。
2、从杭州蔬菜基地的实际情况看,对叶菜的残留物及其它的废弃物的处理设施,重视不够,设施欠缺,将造成环境的污染。从媒体报导中获悉,有的大棚蔬菜前一天喷药,后一天就上市了,农民不吃供应城市的蔬菜,有的居民在阳台上种菜吃,有些机关部门建有自己的农场供菜。食品安全隐患,是广大市民最担心的,政府一定要抓好这方面的工作。
一是政府加大这方面资金的扶持与科学指导,尽快帮助建立废弃物处理设施,促使变废为宝,实施科学化管理。二是进一步对蔬菜基地农产品安全的监测,并建立长效机制,从下种、施肥、除虫,都要全程测控,确保上市农产品的安全。三是强化优质有机农产品的建设 建设品牌农产品 提升现代农业的附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