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智商”折射严重的教育逐利化现象
一是对学生“测智商”是一种人格的侮辱。学生一旦被打上了“傻子”标签,学生在学校里每一个年级都会受到歧视,甚至到了社会上也会继续戴帽求职,因此说,“智商低”的标签其作用就是“秒杀”一切个人努力,与“绿领巾”比起来,其侮辱人格的作用就要大上数倍。
二是为了功利诉求,某些地方的教育道德普遍失手。差生的智商,老师的钱包。老师认定的差生,等于低智商,低智商等于老师免责,老师免责可以照样拿全额奖,正是有这种制度之恶镶嵌在绩效考核政策中,才最终导致了教师逼迫学生家长带孩子去测智商。教育评价政策缺乏应有的“智商”,落实到具体教学行为上,就会有“缺智商”的选择。
教师的职业定位是授业解惑,其特点应当是因材施教,这就必然造成教师绩效考核的多样化浮动性,越来越严重的教育逐利化才是“测智商”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