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言献策

多措并举改善企业融资环境的几点建议

字体:
发布时间:2012-05-14 08:49:57
来源:admin
“贷款难,贷款贵”是目前企业最普遍的问题。银行作为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通过上浮贷款利率,先拉存款后放贷等方式,导致企业贷款成本上升,甚至有的企业因为资金链断裂而导致关停。面对银行,企业处于弱势,无法抗拒,只能接受。地方政府虽无权直接干涉银行贷款行为,但是有些举措对改善企业融资环境立竿见影。为此建议

1、设立“过桥资金”,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建议区、县(市)以及工业重镇的财政部门设立一定规模的“过桥资金”和服务机构,为当地企业在银行续贷中提供“短期过桥”服务。一般的中小企业正常运行周转资金已经紧张,贷款到期后只能依靠市场上的“高利贷”用于还贷,再重新续贷。目前“高利贷”每天利息千分之二至千分之五,1000万元借款每天支付利息2-5万,如果按日千分之三,每次调头按12天计算,则企业需要支付36万元,为此企业为了续贷,比基准贷款利息多支付33万元。假设政府设立1亿元规模的“过桥资金”,如果按照每年26次周转计算,每年可以帮助企业减少8500万元的利息支出,远比财政直接补助企业绩效好,也更受企业欢迎。

2、设立政策性担保,缓解融资难。建议各级财政和工业重镇减少政府对企业的直接补贴、资助和奖励等,筹措资金,设立政策性担保公司,对已经设立要做大规模。每设立1亿元的政策性担保,可以撬动银行5-10亿元的贷款。杭州市科技局近年改革财政资助方式,减少企业项目直接资助,把下属的杭州市高科技担保公司注册资本金从2009年的2000万,增加到现在的1.45亿元,让400多家中小科技企业获得了15亿元的担保贷款,2012年的担保规模将达到10亿元,成效明显,可以借鉴。

3、建立救助机制,帮助企业协调。在当前非常时期,建议设立企业融资救助服务组织。主要职能,一是全面调查当地企业融资状况,根据结果分类指导,能帮则帮,能救则救,提前介入,防止“亡羊补牢”。其次帮助企业协调和银行的关系,企业和高利贷债主的关系。

]]>
推荐快速链接: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中共浙江省委统一战线工作部

© 2007-2025 中共杭州市委统战部,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8035058号-1

单位地址:富春路188号B座26楼 邮编:310006

技术支持:杭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