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言献策

关于建立钱塘江水源长效保护机制的建议

字体:
发布时间:2012-04-16 08:22:49
来源:admin
钱塘江作为杭州的主要水源,分布着北至南星水厂,南到周浦水厂等13个水厂,供应了杭城百姓80%以上的饮用水,对于居民生活、城市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然而钱江两岸众多沙石码头、挖沙场、造船厂、水路航运及水上加油站等都对杭城的供水安全构成了威胁。近年来,钱塘江及支流浦阳江饮用水源地水质频频出现指标超标的新闻,几个水厂的取水口更是多次遭受污染物袭击。

面对这一情况,市政府近年来出台有力措施,对位于钱塘江一级、二级水源保护区内的重要污染源进行了重拳清理:停止挖沙作业和制砂作业;搬迁、取缔一级保护区内全部砂石码头,严控二级保护区内砂石码头的规模,严格环保管理;对船舶修造厂实施限期搬迁等。这些措施针对性强、政策执行力度大,涉及到的西湖、萧山、富阳等县市区措施得力、工作务实,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了巩固钱塘江水源地保护前期取得的成效,给百姓提供安全可靠、水质优良的饮用水,切实使人民群众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我们建议,应建立钱塘江水源长效保护机制。

1、加强协调,形成全方位水质保护网。江水具有相当的流动性,就算某段区域建立了非常有效的水源保护机制,在短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果没有上游、支流水系的协同合作,长期效果也将大打折扣,因此,必须加强建立钱塘江上下游区域及支流水质保护工作协调机制,促进上下游、主支流联动,为钱塘江整体水质提高奠定基础。在建立健全水质实时监测机制的同时,建立环境补偿机制,给上游、支流区域为保护水质牺牲经济发展的地区和企业一定的财政支持,以鼓励其积极性。建立水源保护区区域联席会议制度,定期通报情况,研究对策。

2、加大投入,加强保护设施硬件建设力度。大力开展污水处理厂科技提升治污能力工作,提高污水处理厂出水的水质标准,降低COD、氮、磷等污染物含量;加强堤塘建设,排查封堵企业污染源。对钱塘江全线开展摸排工作,封堵企业自建的外排口,对保留的外排口安装水质在线监测装置,予以实时控制;加强钱塘江沿线区域管网建设,提高截污纳管率,降低污水通过小支流污染钱塘江上水厂取水口的可能性。

3、加大力度,开展周边污染专项治理工作。大力推进流域周边农村、农业环境整治工作,推行畜禽养殖业废弃物再利用和无害化处置,开展农村河道污染专项整治,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全力整顿流域周边化工、印染行业污染整治,尤其是下游的重化工区污染整治工作,淘汰对环境破坏极大的落后产能和生产工艺,通过技术升级、产业升级、产品升级等途径积极引进国际先进的节能节水、减排技术和装备,降低出厂污水有害物指标。

4营造氛围,推动流域周边意识提高。一是规划为先,加强周边建设项目审批管理。要依据水源保护区优先的原则,总量控制引进企业的数量、质量,严防新污染源进入,并确定沿江一定纵深范围为禁止进入区,建立水源保护缓冲带。二是严格环保执法,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关注重点企业的废水污染防治工作,强化应急设施建设,尤其是规划好一旦污染的应急预案。对在检查中发现的违规违法企业实施媒体曝光,并在政策支持、信贷融资、评奖评优等工作中予以一票否决。三是强化水环境的保护宣传力度。尤其加强钱塘江两岸农村群众的环保教育,使群众认识到保护好当前的水环境不仅有益自身健康,更是惠及后代的好事,从而使群众能自愿接受为保护水环境而关停污染小企业、自觉开展垃圾集中投放、不往农村小河倾倒废弃物等环保行为。

]]>
推荐快速链接: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中共浙江省委统一战线工作部

© 2007-2025 中共杭州市委统战部,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8035058号-1

单位地址:富春路188号B座26楼 邮编:310006

技术支持:杭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