亟须关注基层农业种植户当前面临的困难
1、生产成本不断走高,农户面临风险加大。其中土地、农药化肥、人工是主要推手。近年来,由于农产品价格连续攀升,农户种地积极性提高,拉动了土地出租价格,另一方面受房地产中地价暴涨的影响,土地成本也搭车涨价和跟风涨价。就笔者所在的杭州地区而言,今年土地成本已同比增幅20%以上。与此同时,农药、化肥价格也节节攀升,农业用工招工难问题凸显,用工成本急速提高。
2、土地流转受到制约,规模经营出现萎缩。由于农产品价格上涨,农业税取消,土地征用补偿费增加等原因,导致部分农户要求收回流转给种植大户的土地或大幅度提高土地租金,这无疑给种植大户推进生产规模带来难度,规模经营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制约。
3、农资市场不够规范,设施被盗现象严重。当前农资供应服务网点已遍布基层农村,基本能满足农民的购买需求。但农资市场仍存在价格不统一、质量难保证的问题,如劣质化肥鱼目混珠,经营主之间哄抬价格,种子质量以次充好等。不少地方偷盗电机、电线、水泵、变压器等农用设施的现象时有发生,不但直接损害农户利益,而且影响正常农业生产。
4、农业生产缺资金、缺科技、缺服务的现象没有得到根本改观。特别是基层农技指导力量薄弱。当前,虽然大多数乡镇都设有农技服务站,但在编人员紧缺,技术力量薄弱,与促进农技推广、满足农户需求不相适应。在资金方面,虽有一定的政策倾向,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手续繁复、门槛较高的问题还切实存在。
为此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1、进一步出台惠农政策。国家农业部、发改委等部门要进一步研究出台相关政策,对农业生产相关要素价格实行监控和动态补贴。地方政府要进一步采取措施,对当地农业种植户尽快出台一些含金量高的奖励扶助政策,努力使中央的扶农、贴农、补农政策能真正落到实处。
2、进一步规范农资市场。对农资实行统一进货、统一质量、统一配送、统一价格。当地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大队应会同工商、物价等相关职能部门加大对农资市场的行政执法力度,集中力量开展对农资市场的执法检查,确保农民用上“放心种、放心肥”。同时建立完善举报奖励制度,公开举报电话。
3、进一步加大对农机农电设施的保护力度。要明确责任部门,乡镇一级人民政府和村民委员会要加强领导和协调,组织公安派出所、镇巡防大队、村护村队等加强夜间清查整治,让偷盗者无机可乘。同时要规范废旧金属回收业的经营行为,提高他们的准入门槛,对从业人员要加强有关法律法规的培训,一旦查实有收购、拆零农用机电设施等赃物的,即从严查处,以堵住销赃源头。
4、进一步加强基层农技服务站建设。各级农技站要配备好必要的人员,并经常深入田间地头,加强农业科技知识的普及推广,如病虫害的防治,科学育种育秧等。同时,相关农技站所要充分发挥农民信箱的平台作用,对一些种植大户可定期组织农民信箱培训,使他们能借助电脑和手机短信快速、便捷、免费地获得农业科技信息、市场信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5、进一步完善农业社保工作。各级政府应积极引导失地农民的就业,加强对他们的就业培训,扶持创业。千方百计为其再就业创造条件和提供机会。同时为失地农民建立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并引导教育农民在尊重本人意愿的基础上,积极鼓励退回或依法有偿转包、出租原承包的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