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整顿和规范航空业秩序的建议
航空作为快速、便捷的交通枢纽,是现在出差或者旅行首选之一。国内航空业接二连三的出现这类触目惊心的闹剧,不但影响了正常的航空秩序,也严重威胁着公共安全。表象上,看似是一种乘客的过激维权行为,但却暴露了深层次的社会以及经济问题,
究其原因,首先是消费者的权益没有得到尊重。航空作为一种服务性行业,普遍存在店大欺客,漠视乘客正当权益的现象。飞机延误的理由有千条万条,但是,航空公司应当为乘客着想,做出合理的解释和安排,不能仅仅告知了之。其次,拦机乘客的法律意识不强。傲慢与冷漠的航空公司固然可气,但旅客失去理智冲进跑道的行为更加不可接受。航空公司有错,可以正面交涉,冲进跑道是拿无辜者的生命安全开玩笑。第三,市场秩序和规则有待完善。中国尚处于不成熟的市场经济体系,航空业更缺乏一整套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来支持、保障和范例,也亟需建立一套诚信为基础的服务业架构。
因此,整顿和规范航空业秩序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建立和完善航空安全服务体系。航空公司首先应该反省,在公众维权意识高涨的今天,服务企业还采取过去那种待客之道是行不通的。民航监管部门理应制定合理的赔偿标准和延误之后的服务规范,然而,长期以来各航空公司自行制定赔偿标准,而且,想赔就赔偿,不想赔就不赔偿;或者说,旅客闹事才会重视,事情闹得越大赔偿越多。
二、加强行业监管力度。虽然我们也有《民用航空法》和相关行业规定,但行业性的制度主要是为行业服务的,而不是为旅客服务的,制度更倾向航空公司利益,而不是旅客利益。所以,要想杜绝拦飞机事件再次重演,需要公平、公正、完善的法律保障和有力的行业监管。
三、加强公民的法律教育和道德修养。维权固然重要,但是,过激维权甚至是牺牲他人的权力和生命安全为代价,是绝对不可取的。维权需要恪守基本底线,不能以生命去冒险,不能无视法律法规和公共道德的存在。
四、依法严惩恶习。恶习一旦不受惩罚,就会被他人效仿并放大,以至积重难返。因此,司法部门对于“拦截飞机”这种危害公共安全、突破法制底线的维权方式,应该坚决说“不”,理应按照法律追究其责任,以儆效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