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言献策

当前要高度关注失地农民的教育问题

字体:
发布时间:2012-06-12 08:15:31
来源:admin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快速推进,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大量土地被征用,相对集中地涌现出许多失地农民。这些农民虽然转为了居民,但因为失去土地,他们的生产资料与就业渠道等也相应缺失,导致他们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产生巨大转变,文化低、无一技之长又难与城市居民形成一定的竞争力,再加上每家都有一定数量的土地征用和拆迁赔偿金,或安于现状,或挥霍享乐,从而使失地农民难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居民融入城市,并由此引发了涉及失地农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

所以,建议党和政府高度关注失地农民的教育问题,为从根本上解决当前涉及失地农民系列社会问题破题:

一是要加强失地农民的技能培训。党和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对失地农民的就业引导,帮助他们增强竞争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引导他们摒弃传统的就业观念与习惯。特别是要尽可能根据失地农民缺乏专业技能难以形成就业竞争力的实际,加大技能培训和订单式就业培训的力度,为他们失地农民的积极就业创造条件,使失地农民“有所长”(技能特长)。

二是要加强失地农民的学历教育。土地征用直接影响到年轻一代,由于未付出努力就直接获得经济上生活上的相对富足,使得年轻一代缺乏自制力、竞争意识与学习动力,闲散在社会上容易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政府有必要加强年轻失地农民的学历文化教育的经费投入力度。例如在土地征用集中区设立相应的成人学历学校,以政府承担部分学费或奖励取得学历证书的方式鼓励引导相对年轻的失地农民参加自学考试、电大、函授,并对取得学历证书的失地农民实施倾斜就业政策等,营造健康、向上的生活和学习氛围,使年轻失地农民“有所学”。

三是要加强失地农民的素质教育。针对失地农民文化水平普遍偏低,教育机会也相对较少的实际,进一步整合教育、农业和工青妇等诸多资源,加强失地农民的素质教育。通过街道、社区、学校、阅览室等现有资源,设计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着重就家庭教育、家庭理财、心理护理、政策法规、文明礼仪、和谐人际关系等内容组织系列培训或健康生活理念知识讲座,组织开展更多的有利于失地农民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使失地农民“有所为”。

 

]]>
推荐快速链接: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中共浙江省委统一战线工作部

© 2007-2025 中共杭州市委统战部,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8035058号-1

单位地址:富春路188号B座26楼 邮编:310006

技术支持:杭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