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言献策

建议我省尽快出台禁止幼儿园教学小学知识的条例

字体:
发布时间:2012-05-25 06:45:59
来源:admin
近几年来,幼儿园里普遍存在老师提前教小学低年段课程的情况,家长也往往默许或者赞成。但是,按照学前教育大纲,学龄前儿童是不能教学写字、拼音、英语、算数等小学知识的。过早地开发孩子的智力,其实是有百弊而无一利的:

一、不利于孩子身心的发展。从幼儿身体生长情况看,幼儿正处于肌肉发育不完善,骨骼还很稚嫩时期,过早地让他们写字,是不利于他们手指骨骼的发育的。此外,过早地让孩子学习一些枯燥无味的东西,也会给他们太多的心理压力,而且也可能过早地伤害孩子的学习兴趣。正确、科学的育儿方法,是合理、丰富、趣味地安排孩子的每一天,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在这样的成长的过程中,孩子不会觉得有压力,因为他们是凭着儿童好奇的天性在“探索”性地学习,在无拘无束的玩耍中,孩子不仅丰富了自己的触觉、听觉、视觉、味觉经验,学会了学习,同时也培养了健康的身心。

二、剥夺了孩子快乐的童年。玩,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孩子每天最重要的事情。过早让学业侵占了孩子的玩耍时间,就等于扼杀了孩子的天性。

三、人为地给孩子今后的学习设置了障碍。各地经济水平的差异,也导致了各地幼儿教育存在着很多的差异,尤其是师资的差异,如幼儿班教学英语,如果幼儿老师不是科班的英语专业毕业,那她们教的英语发音如何能标准?让孩子到了正式学习英语的阶段再去纠正方言英语,其结果是得不偿失。

危害显而易见,但为何还会出现这样的有悖于孩子成长的事呢?首先根源还在于我们优质教育资源的缺乏。由于好的学校寥寥可数,所以虽然义务教育法有明文规定,但许多小学在招生时还进行入学考试。为了能读到好学校,或是希望不在学习时掉队,幼儿园、家长只能提前教授小学知识。其次是教育部门的考核制度,无论是对小学,还是对幼儿园来说,都迫使他们让孩子在学龄前就接受小学知识。另外就是家长的从众心理,为求得心理安慰,家长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

孩子的童年应该是在快乐、玩耍、游戏中度过的,孩子的知识也应该是在快乐、玩耍、游戏中自然学得的。所以为了孩子能健康、快乐的成长,建议我省应该尽早制定相关条例,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禁止各级幼儿园教学小学年段的知识,让幼儿教育回到正常的轨道,还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

 

]]>
推荐快速链接: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中共浙江省委统一战线工作部

© 2007-2025 中共杭州市委统战部,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8035058号-1

单位地址:富春路188号B座26楼 邮编:310006

技术支持:杭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