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言献策

公共名称商业化应慎之又慎

字体:
发布时间:2012-05-30 08:01:48
来源:admin
最近,四川宜宾机场因要改名为“五粮液机场”,引发网民的热议,批评声不绝于耳。其实,在市场化的社会环境里,“冠名”广告,随处可见,为何用“五粮液”冠名宜宾机场会引发如此大的风波呢?

地域名称,是在一定的时期内由其历史遗存、文化形态、社会习俗等形成的文化符号,具有约定俗成的历史属性,也有公众认同的文化属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广告、商业利益几乎是无孔不入。地名本来就是公共资源的一部分,无论是对企业冠名的决策过程,还是对冠名收益的流向,都应向所在区域的居民“广而告之”,维护他们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因为,地名也是公众利益,它承载着一个地方的集体记忆,承载着当地民众的文化情感,不可轻易地去改变。

当商业利益追求最大化的时候,企业的冠名不可不慎之又慎。2008年汶川大地震之后,烟草公司给灾区捐建立了一所学校,就直接冠名“四川烟草希望小学”,不仅屋顶上有明显的“中国烟草”的标识,校园里还镌刻着“烟草助你成才”的广告语。试想,这样的“冠名”是激励学子,还是伤害学子?再譬如,开办教育培训的宋山木,曾经给许多学校捐助,并冠以“宋山木楼”。20105,宋山木因涉嫌强奸犯罪,给被冠名的学校带来难以言说的尴尬。

地域名称,是一种文化,是一种标志,记载着它的历史与风情,并非某一个企业名称、某一种商品品牌所能承载。更重要的是,地域名称也是一种公共资源,冠名、改名应有一定的“边界”,我们既要尊重市场经济的规则,也要维护社会公众的权益。

]]>
推荐快速链接: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中共浙江省委统一战线工作部

© 2007-2025 中共杭州市委统战部,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8035058号-1

单位地址:富春路188号B座26楼 邮编:310006

技术支持:杭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