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言献策

家政行业乱象亟待规范

字体:
发布时间:2012-07-03 07:50:54
来源:admin
    今年是龙宝宝出生的高峰年。龙宝宝的扎堆出生,使月嫂进一步走俏,价格飙涨,天价月嫂开始屡屡出现,北京、上海等地收费最贵的月嫂已超15,“高薪月嫂”现象也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与此同时,照顾稍大些孩子的育儿嫂、照顾老人的保姆价格也都随之水涨船高。基本育儿常识的匮乏、家中无人照顾孩子的困境、提高生活质量的需求等因素,使家政员供不应求,彻底成了卖方市场。更令人担忧的是,尽管服务价格飙升,但家政员的整体职业素养却完全不能与之匹配。

    如果家庭中的老人小孩不能得到妥善的照顾,没有一个稳定的大后方,上班一族就难以安心工作,可以说,家政这个行业关系着普通百姓的民生大计。但与这个职业的火爆程度不相匹配的是,这个行业是个“三无行业”:没有职业标准,没有规范的用工劳务合同,没有有效的市场监管机制,由此引发的服务纠纷也难以调解。事实上,家政业存在着不少问题: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缺少服务技能、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培训;业内“黑家政”横行,威逼家政员跳槽以谋取中介费;一些家政员没有相关知识与经验,却收受高价,假冒伪劣、以次充好;家政公司自身管理不规范,部分公司缺乏诚信,一旦遇到纠纷,以各种理由推脱责任,对家政员却疏于约束和管理;家政员漫天要价、偷拿东家财物、提前支取工资后不知所踪等等。种种乱象,不一而足,让这个行业显得混乱不堪,令人心忧。

    由于家政服务业的标准不明,所谓的金牌、星级家政员,大多由家政公司自己说了算,没有认证标准。而且,家政公司只起中介作用,并不对因家政员引起的问题负责。即便是一些正规的家政机构,也只登记家政员的年龄、身份证明等资料,对客户最想了解的人员素质、技能、从业经验等记录甚少,甚至连身份证明也无法核实。对于“雇佣合同”,合同内容也只包含工作时间和劳动内容,其他责任问题几乎没有涉及。

    种种问题的产生,说明了对家政行业监管的严重缺失。建议有关部门为家政业设置准入门槛,加强监督管理。对家政业出台行业标准,规范家政服务,由政府相关部门把家政业包含的所有工种进行分类,再将每个工种细分等级,统一考证,并让家政员持证上岗,以规范从业人员素质;同时,对家政员的收费标准也给予行业指导价,避免乱收费。此外,政府应加大对家政行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引导家政服务企业大力发展连锁经营,推进规模化品牌化发展,以提高家政业整体的服务质量。

]]>
推荐快速链接: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中共浙江省委统一战线工作部

© 2007-2025 中共杭州市委统战部,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8035058号-1

单位地址:富春路188号B座26楼 邮编:310006

技术支持:杭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