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门票的价格应该立法
此外,涨价出现了新模式,一些景点采用了“偷梁换柱”式涨价法。据《经济参考报》报道,安徽九华山今年的旺季门票虽仍维持在190元,但原先门票包含的30元交通费,现在需由游客另付。湖北武当山景区也在维持门票价格不变的表象下,将交通费从70元涨到100元。个景区争先恐后涨价的结果,就是让中国知名景区门票集体进入“百元时代”。据统计,中国大陆130家
究其原因,现在三年的禁涨期已经解禁,地方政府过分依赖旅游产业的深沉问题,门票收入占国内游客在景区消费的80%至90%,景区一味依靠操作简单、效益明显的“门票经济”,又在拉动旅游产业中起到重要的基础作用,导致当地政府无心发展周边产业,完善相关服务,降低旅游景区的质量,门票的收入从保护资源的辅助作用嬗变为发财资本的摇钱树。
景区作为公共产品,有属历史产品、有属文化产品、有属自然产品等,许多是古代老祖宗流传下来的遗产,政府应当对其价格有所控制,门票的收入应该是用于维护景区的建设和管理人员的支出,不是一本万里,什么都从这只“羊”身上取毛。应该学习杭州模式,免费开放景区门票,从长远着想,而不是“杀鸡取卵”。
国家对景区门票的价格应该通过立法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