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言献策

应充分发挥博物馆在繁荣我市文化事业中的作用

字体:
发布时间:2012-08-09 15:56:36
来源:admin
    到博物馆参观的人少,尤其年轻人少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思想意识的欠缺。一方面大家对参观博物馆表示欢迎,另一方面却不能付之行动,反映的是现实社会中人们价值观的变化,对文化素养、自身素质的提高缺乏主动追求的意识。
   2、工作的繁忙,竞争的激烈,生活、工作压力的巨大,让人们鲜有时间参观博物馆。
   3、博物馆的现状并不尽如人意。有的博物馆体量很大,有的博物馆仅仅追求外观的新颖和建材的高档,却不能与城市自身的历史、文化特色和大众品味、需求很好地结合起来。
   4、博物馆管理方缺乏创新、改革意识。首先,博物馆的陈列品面孔雷同,长年不变,“老古董”已经提不起人们尤其是孩子的兴趣。其次,博物馆自身的服务方式落后,如博物馆缺乏引导,而所配的说明却很专业,好多文字参观者又都不认识,这样就使参观者“想说爱你却不容易”。再次,缺少新鲜的形式,无法吸引参观者,尤其是青少年。
   5、社会的人文教育氛围还不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博物馆遭受青少年“冷遇”的现象,其实折射的是现实社会中人们观念的差异。应试教育体制所带来的功利心态使得学校、家长过分强调课本知识以及一些所谓的特长教育,在他们看来,也许参观博物馆这样的活动,还不如多背几个单词,多解几道题重要。因此,鲜有学生个人参观博物馆的情况,即使有,也大多为的是盖个社会实践的章。即使是学校组织的,也大多是走马观花。
   6、博物馆缺乏自身的吆喝,“养在深闺人不识”。我市的许多博物馆散落在城市的各个角落,有的还很偏僻,由于交通的不便,所以即使是本地人,也未必熟悉。
   7、缺乏制度的保障。香港的教育法规规定:中学教师全年至少要带学生到博物馆接受50个小时以上的教育。一些西方国家还规定:学生学习某门课程必须到对应的博物馆进行授课。而我们却缺乏这样的制度,其实制度也可以养成人们的自觉意识。
    杭州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杭州有浙江省博物馆、浙江自然博物馆、中国印学博物馆、南宋官窑博物馆、张小泉剪刀博物馆、中国茶叶博物馆、中国丝绸博物、良渚文化博物馆,以及新开馆的杭州博物馆等30余个博物馆,要让这些博物馆真正发挥它们的作用,需要社会多方的努力。
    1、加大宣传,改变人们的思想意识。尤其是要改变青少年与家长的思想观念,使他们深刻认识到人文教育的重要、人文教育的潜在力量。
    2、博物馆自身要加强内外建设,使博物馆能够走进更多的普通人,更多的青少年。
    3 、博物馆应该加强吆喝,多宣传各自的特色。可以根据参观者的需求与品位多组织有意义、有趣味的活动,以吸引更多的人。 
    4、文化主管部门应及时出台相关政策,使博物馆的良性运行得到政策制度的保障。
    5、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公交公司可设计、开辟几条博物馆免费专线,使人们真正体会到去博物馆是一件并不需要下大决心的事情。
]]>
推荐快速链接: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中共浙江省委统一战线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