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展杭州市民营体育服务产业的建议
对发展杭州市民营体育服务产业的几点建议:
一、通过政策扶持推进体育服务产业资源的对接与共享。首先,让国有和民营、学校和公司、民营企业间能共享到杭州的场馆资源、政策优惠、人才资源等基础资源。政府可通过低价出租方式,让民营体育公司共享场馆资源,改善现有体育基础设施的利用率。其次,通过政策鼓励民营体育服务产业的发展。建议政府部门将体育产业及全民健身服务业纳入产业发展政策中,出台扶持民营体育服务业的政策,在土地使用、金融、税费等方面给予政策鼓励和支持,在水、电、气、热等方面予以保证,价格上适当优惠;在信息、人才、技术等方面提供必要的服务,以利于民营体育服务业提高竞争力,并保证其能够得到合理回报,吸引更多的民资投入到全民健身的行业中来。最后,政府可以搭建平台,将各民营体育服务产业与相关专业的各大专院校有效的联系起来。双方可以签订合作意向,企业向各学院学生,提供相应工作岗位实习,评学兼优的学生企业还可以对其录用。对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还可与学校、政府共同出资考虑将其送到欧美体育产业发达国家的经营公司中去学习深造。学有所成后,回来为我市的体育服务产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通过建设体育休闲文化特色街提升杭州民营体育产业品牌竞争力。杭州的体育休闲文化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南宋就有设计出《玉屠金鼎》、《单骑见虏》等40局棋谱,首创出蒙目象棋的走法的而成为象棋大师的民族英雄文天祥,还有南宋的水嬉,以及跳席子,抢银瓯等项目。民国元年,杭州就成立了浙江体育会,并在云居山刊刻摩崖崖题记一组。改革开放后又涌现出了像中国第一个获得奥运会冠军女运动员的射击吴晓旋,获世界女排史上首个五连冠的佳绩的中国女排主力陈招娣,跳马王子楼云,等几十位世界冠军。因此,建设一座可以弘扬体育精神和历史文化,提倡全民健身的“杭州体育休闲文化历史博物馆”可以说是完全有条件也非常有必要的。这样,我们就能以“杭州体育休闲文化历史博物馆”为核心,打造一条介绍杭州体育产业发展历史,展示杭州民间体育力量的“产业长廊”,促进杭州市民营体育服务产业整合资源,提升杭州民营体育服务产业的凝聚力、影响力和竞争力。特色街可以设在杭州体育场路上,力争形成由“体育历史文化反搭台,国有、民营体育服务产业共同唱戏”的格局。在这条特色街上,既有作为体育文化教育基地的“体育休闲文化历史博物馆”,又要有政府或民营的棋院、健身房等体育健身场所,同时,还应有体育比赛和全民健身用的产品,以及给外地游客购买的有杭州特色的体育旅游纪念品。
三、通过开办休闲体育博览会为杭州民营体育产业搭建更为广阔的发展平台。我市应该借鉴西湖博览会和世界休闲博览会的成功经验,打造杭州市休闲体育博览会。博览会既可以单独举办亦可以附在西博会和世界休闲博览会上,而博览会可以由政府搭台引导,民间资本介入,国有和民办体育服务产业通力合作来进行运作:一是举办全国性的体育产业高峰论坛,邀请国内外知名的体育、健身方面的专家学者来杭参加,研讨如何发展我国体育事业和有杭州特色的体育休闲服务产业;二是举办羽毛球、马拉松、篮球以及具有杭州特色的各类竞技体育赛事;三是举办全民参与的休闲体育运动,如太极拳、健身操、划龙舟、登山等各类健身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