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言献策

提升湘湖品质,打造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字体:
发布时间:2012-08-20 09:22:12
来源:admin
    1、创新管理体制。湘湖区域的管理涉及“浙江湘湖旅游度假区管委会”、闻堰镇、义桥镇和蜀山街道、城厢街道等多个行政区域,另外还有一个概念上的“湘湖新城”,造成管理上难以协调。建议成立湘湖新城管委会,与湘湖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实行合署办公、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全面承担湘湖新城区域内的城市建设、景区开发、经济发展、行政管理、社会管理等职能,包括一湖三园(萧山湘湖旅游度假区、杭州世界休闲博览园、杭州世界休闲风情园、杭州东方文化园)的整体包装和打包营销,作为杭州萧山区“十多平方公里的核心旅游区”。并以规划线与行政线相一致为要求,适时推进行政区划调整和撤镇设街,把湘湖新城区域整合形成为一个统一完整的行政区域。
    2.打造核心吸引力。整合资源,以一湖三园为核心,打造一个集生态、文化、观光、休闲、度假、游乐、演艺等各种功能为一体,能满足游客全方位需求的旅游综合板块。同时精心策划和培育,结合度假区定位进行培育和造势,推出拳头产品。进一步完善产业布局和业态培育,创新思维和载体,积极植入运动休闲,养生保健、会议会展、民宿等新型业态。丰富文化体验类项目,进一步塑造具有核心吸引力的旅游度假区品牌,与杭州的西湖、西溪湿地差异竞争、错位发展。
   3.挖掘历史文化内涵。一是建设萧山历史、民俗、特色产品的博物馆群。建设包括萧山历史文化博物馆、萧山民俗文化博物馆、萧山特色产品展示厅在内的博物馆群,将萧山的八千年跨湖桥文化、吴越争霸传奇和九个世纪的水利史等的历史文化,细十番、剪纸、沙地“十碗头”宴席、龙灯胜会等的民俗文化,以及南阳雨伞、新街花木、闻堰五金工具等的特色产品,全方位地向游客展示;二是要挖掘文化资源。加强湘湖文化研究力量,挖掘湘湖历史文化,吸纳萧山民间文化,做好人文与自然的结合,丰富湘湖文化内涵。三是要引进文化项目。以新建的文化设施为平台,进一步加大文化项目的招商力度,引进民间文化及创意文化项目,并在招商上向文化产业项目倾斜。
    4.完善住宿接待体系。构建多层次复合型的住宿接待体系。加快水漾湖酒店、眉山酒店、海洋极地酒店等三个高品质特色酒店建设;大力引进中档和经济型酒店品牌,打造一批主题酒店、度假酒店、青年旅馆、休闲庄园、特色客栈、露营地等住宿业态。形成安全卫生、服务优良的高、中、低档次结构住宿接待体系,满足游客的消费需求。
    5.拓展特色餐饮定位。挖掘和开发湘湖特色餐饮、菜肴、小吃、饮品、果蔬等品种,深入推进餐饮体系化开发。重点推进区内酒店和餐饮企业开发国内外菜系,培育引导农家乐等开发具有湘湖特色的菜系,形成湘湖旅游餐饮文化和美食品牌。同时,在彰显特色的前提下,提供多种国内外主要菜系,使菜系品种多样,满足游客的民族及口味需求。
    6.丰富休闲活动种类。整合休闲旅游产品,完善“车行、骑行、步行、舟行”出游方式,开发高尔夫练球、金沙滩戏水等特色主题活动,展示城山庙会等萧山特色节庆,统一景区标识系统,包装整合休闲旅游线路,进一步开发国内外旅游市场、创新旅游营销,办好世界休闲博览会。
    7.开发特色旅游商品。按照突出特色、打造精品的原则,加强对旅游商品的研制、开发、生产和销售,挖掘和推出一批既具有本地特色和文化内涵,又具有实用性和纪念性的旅游纪念品、工艺美术品、绿色食品和旅游用品,如湘湖莼菜、鲫鱼、土步鱼、野鸭、旗枪茶、花边、手工艺品等,形成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
]]>
推荐快速链接: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中共浙江省委统一战线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