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干区全面推进统战“一街一品牌” 深入指导采荷街道全力打造“荷香书院”
近年来,江干区委统战部、区民宗局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响应江干区委区政府“加快城区国际化、建设世界名城首善之区”的要求,推进“一街一品牌”建设,根据采荷街道实际情况,牵头并指导采荷街道与浙江云林书院合作联办了杭州市首个街道级传统文化书院“荷香书院”。书院以弘扬传统文化为主旨,致力于国学讲座、学术研讨、社区文化共建三大领域的建设,整合资源,以实现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居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为总目标,全面提升“荷和文化”品牌影响力,全力推进群众满意的幸福示范街区建设。
一、实施背景
1.立足理论依据,奠定文化传承有必要。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讲话中强调指出,只有很好地认识和把握中国的传统文化,才能很好地认识和选择当代中国的发展特色和发展道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更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十三五”规划中更是提出要大力推广“文化礼堂+书院”模式,建成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
2.立足民生所需,强化文化阵地有必要。社区文化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区建设的核心所在。目前,街道各社区各类文化团队达100余支,团队成员达两千余人,传统文化的活动受到广大社区居民的喜爱,已逐步渗透到中秋节,重阳节等群众日常生活中。与此同时,老街道基层呈现老龄化趋势,要想真正将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和发展渗透到群众的思想意识之中还存在一定差距。为进一步夯实基础,建立更为强而有力的文化阵,区民宗局牵头采荷街道与灵隐寺下设的云林书院共建合作,创办“荷香书院”,一方面提升了社区文化底蕴,为社区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文化精神支撑,也为开展社区文化共建打下基石;另一方面也为传统文化与宗教文化有机结合的,并在街道、社区推广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3.立足党风建设,坚持文化推广有必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道德建设和党性修养起着借鉴和启示作用。基层党员干部是落实文化传播上的“参与人”,发展上的“带头人”,将文化活动服务与区域化党建同步规划,能较好实现“文化传播到哪里、党团组织就覆盖到哪里”的成效。
二、主要做法
1.坚持组织引领,实施全民参与。积极组织宣传动员、提高机关、社区、辖区单位、社会组织、居民群众的参与度,使“荷香书院”这一创新品牌服务有依托,活动有组织,开展有保障,使得这一创新品牌进入良性循环发展,形成“众人拾柴火焰高”的良好效应。
2.坚持活动多元,提高民众素养。“荷香书院”核心价值是致力于打造多元化的文化活动,破解群众文化“单一化、表面化”难题。有效结合“双万”、“周三访谈夜”等活动汲取群众意见建议,多元化、高频化的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素食品尝、专题讲座、品茶论道等文化活动,进一步提高民众素养。
3.坚持文化创新,打造文化品牌。灵隐寺的云林书院是“荷香书院”联合创办的盟友书院,在未来的发展上,荷香书院着力于把传统文化通过活动加以融入群众生活。每个季度将开展特色化、品牌化的活动,不拘泥单一的讲座、参观等形式,更注重互动性、体验性,让居民群众有更多的机会深刻理解文化精髓,使传统文化在采荷地区荷香四溢,源远流长。
三、基本成效
2016年3月成立至今,书院已开展禅茶与非遗文化体验活动、荷香馨阅读书活动、书香传递-公益赠书、悦读你我-读书家庭小聚会等系列活动10余场,参与人数达万余人次。将来,荷香书院将扩大活动场次、扩大参与人群,全面繁荣社区文化交流、积极活跃居民文化生活、有效提升民众文化素养。
1.以多元活动为载体,着力强化了文化惠民平台建设。认真实施“文化配送”工程,以“荷香书院”为首,分别实施开展素食与健康、书画交流品鉴等系列传统文化活动,特邀请知名的讲师与居民共交流,同互动,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切实感受到文化魅力,提升自身素养,群众团队凝聚力。街道所辖15个社区作为附属活动场地,在“荷香书院”传统文化活动的主题上,自发组织开展小型文体活动,密度达到10场次/月。
2.以队伍建设为重心,着力加强了文体人才的培养。推动传统文化的繁荣发展,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按照合作共赢的思路,充分发挥并加强“荷香书院”、云林书院、“同心圆”单位的共建作用,利用区域党群共建机制,以“文化大课堂”为平台,强化人才输入,扩大了传统文化活动的传播力度。荷香书院连续两年在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茶文化体验点——茶都名园举办禅茶活动,旨在以茶会友、以茶为媒、以茶论道,凝聚共识、聚集力量、汇聚人心。
3.以传统节日为依托,着力升级了惠民服务质量。人心齐泰山移,传统文化需要依靠广大群众予以传播推广,围绕“传统文化”主题,以点带面逐渐扩大“荷和文化”品牌的影响范围,增强街道的文化软实力。以重阳节为例,“荷香书院”牵头联系专业医疗机构前往观音塘片区的全国首个“医养护”一体化惠老服务街区,为周围居民提供便捷服务,推进微型养老院建设,扩大“荷香书院”惠老服务街区的辐射面。同时,吸引“喜羊羊中队”等来自学校的志愿者,传播文明,提倡孝道,深化惠民工程,全面提升了文化品牌影响力与知名度。
四、工作启示
1.以峰会精神为基石,完善“荷和文化”机制平台。良好的工作机制平台是开展活动、服务基层群众的根本。在发挥好“荷香书院”的阵地作用上,结合“一张网”功能,确立街道、社区、书院院长的三级智慧管理体系。加大投入、共享设备、提高管理,深化监督力度,通过实施培训强化人才质量的提升。围绕加强队伍的热情度、稳定性,设立适当的激励机制,如表彰丰富有趣的活动组织者等。
2.以积极宣传为手段,拓展“荷香书院”的熟知度。一是强化网络线上线下传播效应。以宣传为切口,利用好微博、微信、采荷报等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着力推广“荷香书院”,加大采荷街道的独特文化效益传播力度。二是充分发挥新媒体效应。以共建合作为思路,与云林书院合作,建立网上数字交流网,将好的信息与活动做法进行共享,设置覆盖所有社区的文化共享工程服务网络,居民也可以通过二维码下载。
3.以党建引领为驱动,树立惠民服务好口碑。“荷香书院”的活动实践再次证明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是保障工作取得圆满成功的根本保证。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局将继续指导街道以文体中心为平台,从二个坚持一个增加入手。一是坚持倾听民声,最大限度地考虑群众利益、最大限度的汇集群众智慧,利用微信公布功能开设“与民互动”板块留言,或通过投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民众所需、所想、所要,将惠民服务的宗旨发挥到最大限度,深化颐和工程、助和工程。二是坚持发挥最广泛、最有力的发动党员干部、共建单位作用,加强与院校、社会组织的合作,通过社区摸底调查,广泛吸收专业文化教师、艺术骨干和文化志愿者加入到“荷香书院”的组织、管理与活动中。三是增加体验流动点。以一个中心,三个流动点为载体,扩大活动的范围,让更多社区的居民感受到惠民服务,而不只是局限在一个社区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