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动态

江干区精心培育民族团结进步四大服务示范基地

字体:
发布时间:2017-07-18 16:20:06
来源:admin

近年来,江干区民宗局牢牢把握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加快城区国际化、建设世界名城首善之区”工作目标,以“民族团结、和谐稳定”为工作导向,结合实际认真贯彻中央三部委和省《关于进一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意见》精神,推进“一街道一品牌”建设,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六进”活动,精心培育民族团结进步四大服务示范基地。

一、民族团结服务示范基地

江干区民宗局选点浙宝电气集团实施民族工作进企业工作,建设民族团结服务示范基地。浙宝集团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省级高新技术企业,主要生产经营高低压开关成套设备、断路器及箱式变电站,年销售额5个亿。2012年6月,指导成立浙宝电气集团民族联谊会,牵头开展了送清凉、帮扶企业所在地少数民族居民系列活动,走访景宁畲乡、桐庐莪山畲族乡、临安市太湖源镇众社民族村;规范企业民族工作管理,制定推出《企业少数民族职工联谊走访制度》、《企业帮扶慰问困难职工制度》、《企业民族工作会议制度》、《企业民族工作信息交流制度》、《企业民族工作台帐资料制度》等少数民族职工优惠政策,规范企业民族工作管理,并健全完善了“两优惠、三优先、四关注”的少数民族职工优惠政策;建设企业少数民族之家,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成立浙宝民族艺术团,开展送文艺下乡巡演活动;关注少数民族职工岗位成才,开展职业技术技能培训;确立少数民族职工节日,举办“三月三”少数民族文化节。2013年,浙宝电气集团被杭州市民宗局授予民族工作进企业示范单位的荣誉称号,2015年获得杭州市政府嘉奖,并于当年年底荣获第三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

二、民族教育服务示范基地

天成教育集团系江干区外来务工子女学校,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师生中少数民族学生有74人、教师2人,学校一直以来致力于培养继承和发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服务于少数民族学生,在创建民族教育服务基地上,有着先天的有利条件。江干区从实际出发,在天成深入挖掘继承和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巩固汉族学生和少数民族学生间和谐友爱的情感。近年来,区民宗局指导学校开展了一系列民族文化进学校工作。一是开展情况调研,深入了解少数民族师生的校园生活情况;二是组织为少数民族师生捐书活动,以学校特色“民族章”为载体实施德育教育,举办特色社团活动,研发校本课程;三是加强队伍建设,在每年的民宗干部培训中邀请学校老师参加学习,深入了解国家民族工作政策法规;四是指导学校从教育、体育、艺术、社团、德育、师训等方面,全方位开展民族传统文化宣传活动;五是利用学习走廊、图书馆、教学楼各个角落建起民族文化展示阵地,并利用学校民族艺术团,全方位进行文化熏陶。目前,学校已经形成了每周、每月、每学期都有少数民族文化活动的文化氛围,少数民族文化融入黑板报、广播站、社团、运动会等各个方面,受到家长认同。省、市、区领导也多次调研走访天成教育集团,给予高度评价。

三、民族团结服务示范基地

6月26日,各族穆斯林4500余人在杭州清真寺欢度开斋节,体现了江干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民族工作要求,坚持民族平等团结,也体现了穆斯林群众一直以来坚定不移走伊斯兰教中国化的道路,一如既往地发扬爱国爱教、热爱和平、团结向上的传统。7月7日,江干区民宗局在杭州清真寺开展“便民服务进寺观教堂,民族团结促和谐发展”,联合属地街道计生办、禁毒办、卫生服务中心、消费引导工作室等部门提供各项服务,受益群众1000余人,进一步激发了穆斯林群众的国家意识、法律意识、公民意识。

四、民族融合服务示范基地

凯旋街道位于江干区中部,是承接区内几个重要街道的中心街道。近年来,凯旋街道主动打造“同心凯旋”品牌,构建大党建、大统战工作平台。区民宗局因势利导,指导凯旋街道作为特色试点基地将民族工作作为重要板块,进一步充实工作平台的工作能力,丰富工作载体。从“健全机制抓责任、摸清底子明方向、建立渠道通信息、筹建“四微”促团结、举办活动现成效”五个方面开展工作。在社区开展服务民族群众“面对面”活动,3月3日举办了“七彩爱心·同心共建”凯旋红马甲志愿者服务活动,7月14日举行“缪渭川委员法律咨询工作室” 授牌仪式暨法律知识讲座,针对少数民族群众开展服务活动,在天虹商场举办“民族大联欢 走进天虹”暨杭州“517吃货节”启动仪式。围绕“民族大联欢”为主题,融入具有民族风情的文艺表演和文化底蕴浓厚的旗袍秀等节目,丰富周边少数民族居民的文化生活,提高民族团结意识。

推荐快速链接: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中共浙江省委统一战线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