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擎统战法宝 倾力服务大局
近年来,我区统战工作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统战部门的悉心指导下,按照省市委决策部署,紧紧围绕西湖改革发展稳定大局,高擎统战法宝,发挥独特优势,积极创新实践,在我区“美丽幸福的首善之区”建设中发挥了统一战线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坚持党的领导,凝聚各方共识,优化统战环境
统战法宝的作用体现在增进共识上。为此,我们注重理顺“单向服务”和“双向服务”的关系,在支持引导统战组织服务西湖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服务统战组织和党外人士本身,正向激励,优化环境,做到“四同四感”。一是“人心”与“人头”同讲,增加同频共振感。始终将思想引领放在首位,将党的统战理论政策列入区委中心理论组学习计划,切实增强领导干部的统战意识。在党外人士中广泛开展“四信”、“寻梦西湖·正言正行”和“五梦西湖”等教育活动,始终强调责任、事业和命运共同体构建。二是联络与联谊同做,增加友情信赖感。建立区领导与党外代表人士联系、走访、谈心、交友制度。区委常委会每年研究统战工作不少于2次,区委常委牵头领办民主党派集体提案,每年两次以上走访党外代表人士,夏送清凉,冬送温暖,困送慰问,为各民主党派解决活动场所和兼职工作人员工作补贴。在联络中增进感情,在联谊中增进友信。三是协商与反馈同抓,增加切身尊重感。区委每年组织3次以上民主党派和统战社团民主协商会、座谈会。如今年年初召开的征求党外代表人士意见建议座谈会,党外代表人士提出了共9个方面27条意见建议,区委区政府要求相关部门及时研究落实,并对办理情况进行专题通报和反馈。针对高端人才配偶就业、子女入学等难题,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服务作用,切实解决人才后顾之忧。四是举贤与荐才同用,增加踏实成就感。区委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工作实施意见》等三个文件。目前全区党外代表人士中,担任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达240人,在职党外区管领导干部22人,其中区管正职6人,街道班子成员4人。
二、紧紧围绕中心,凝聚各方智慧,推动科学发展
统战法宝的作用体现在凝聚智慧上。为此,我们注重理顺“一根毛”与“一把毛”的关系,鼓励党外人士围绕西湖经济社会重大决策部署和经济转型升级,咨政建言,献计出力。一是推进重点项目。积极响应省市委关于“浙商回归”、“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的号召,引导全区统一战线投身其中,发挥作用。落实浙商创新创业回归项目643个,累计回归资金达282.9亿元,阿里网商银行、浙商创投、浙商文化中心等一批创新型重大项目相继落户。二是做实重点课题。根据西湖特有的资源禀赋,推荐筛选了30名来自经济科技、城建环保、社会法制、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党外专家,组建了统一战线专家库。组织动员统战系统的著名规划专家先期进行考察调研,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有效地推进了龙坞特色茶镇建设。积极引导民主党派成员深入双浦镇茶叶产区,形成了由九三学社牵头的《关于九曲红梅茶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的提案,促成区政府及时出台了“九曲红梅茶”产业扶持政策。统战系统还领衔调研我区大数据中心、互联网金融、环浙大科技创新等重大课题,重点就云栖小镇、互联网金融小镇、紫金众创小镇建设,提供优化决策样本。三是构筑重点平台。为了培育更多的“阿里”和“马云”,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东风,我们在深化服务上下功夫,引导和支持广大非公经济代表人士创办等各类民营产业园区36个,如福地创业园、民建的西溪创业孵化园、侨联的尚坤生态创意工场等,构建了资本对接、专业技术服务共享的公共服务平台,已引进创新型企业7200多家。云栖小镇和之江文化创意产业园分别被国台办等单位授予“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和“两岸文化创意产业实验示范基地”。举办“紫荆创新、情系西湖”论坛和“2015杭州云栖大会”,吸引全球近4万余名海内外高端人才参会,为我区发展信息经济注入了“创新动力源”。
三、牢牢服务大局,凝聚各方人心,促进和谐稳定
统战法宝的作用体现在争取人心上。为此,我们注重理顺“一个人”与“一群人”的关系,把握共同团结和共同繁荣这个主题,齐抓共管,形成合力,维护稳定。一是教育与服务并举。积极运用“三全十服务”和“民情三谈”等工作载体,依法依规,耐心细致地做好说服教育工作。在“三改一拆”涉宗违法建筑处置工作中,平稳完成全区涉宗违法建筑和置顶标志物处置工作。本着“合理合法、稳妥协商”的原则,妥善处置了台商投诉协调和涉台突发事件30多起,其中百脑汇事件的成功处置,获得省市台办的高度认可。二是自治与长效同抓。首先是积极探索城市流动少数民族群众的自治管理。在全市率先成立“兰州拉面馆”自治管理组织,成功调处“兰州拉面馆”各类矛盾纠纷52起,经验做法被中央统战部采用,并呈报中央领导参阅。其次是主动作为,率先在全市开展民间信仰活动场所规范化管理的探索实践,区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民间信仰规范化管理的通知》及5项规范化管理制度,落实三级管理网络两级责任制,有效遏制非法宗教活动8起,调处因民间信仰活动引起的纠纷17起,受到国家宗教局、省民宗委的充分肯定,被省市委统战部评为实践创新奖。三是重心与边缘共促。首先着力构建“包容开放、信赖友爱”的西湖和谐统战文化。连续六年举办“杭台·西湖邻里节”,邀请台湾南投县竹山镇200多人次来我区参访,有12个村社与竹山镇签订了结对协议,服务250多名陆生赴台就读。实施“西湖追梦”文化工程,创作并唱响了《侨联与你心心相连》。举办“香港——西湖两地跨界青年创新论坛”,密切香港中华总商会与我区创业群体结对联系。其次是大力争取转化中间边缘地带社会成员。主动应对新兴社会阶层人士的新变化和新需求,相继成立了“西湖旅港同乡会”、“网联会”、“新联会”、“新生代企业家联谊会”等13个统战性社会组织,引导其更好地认同西湖主旋律、传播西湖正能量,做到和谐西湖建设事业到哪里,统一战线的法宝作用就延伸到哪里。
四、紧扣问题需求,凝聚各方力量,改善民生福祉
统战法宝的作用体现在转化力量上。为此,我们注重理顺“一元结构”和“多元结构”的关系,动员全区各民主党派和统战团体积极参与社会服务,献身光彩事业,推进区域统筹。一是整合资源营造环境。2013年以来,集全区统一战线之力,开展“同心奉献·美丽幸福西湖385行动”,即开展“同心·温馨行动、助推行动、和谐行动”三项行动,组建了“八支服务团队”和“五大实践基地”,组织创业就业、扶贫济困、文化惠民等活动达270多场,受惠面达2.8万多人。积极开展“进企访才听心声、深化服务助发展”、“十送服务进民企”等主题活动,打造政银企合作平台,引导辖区180多家金融机构帮助初创企业和中小微企业实施资本对接。二是重点攻坚榜样示范。为改善提升经济社会发展较为滞后的双浦镇发展水平,2014年8月,集全区统战之力,建立了“同心奉献·385行动”双浦拓展基地。各党派团体就双浦“三江两岸”建设、都市精品农业示范区改造等重大攻关项目,全方位实施“三助”、“三送”、“三扶持”活动,成立专项公益基金5个,共计3.1亿元,社会服务实现点上突破。三是品牌引领各显特色。根据拥有近1万户涉侨家庭、4.5万侨胞侨眷的大侨乡和新侨乡实际,侨联实施了“千侨万眷暖心工程”,开展了“小喇叭”、“小火把”、“小雨滴”、“小棉袄”和“小拐杖”的“五小微”为侨服务活动,深受侨胞欢迎,“暖心工程”品牌被全市推广。各民主党派和团体齐头并进,面上开花。民革塑造了“圣贤文化体验营”,民盟开拓“温情服务进女监”,民建培育“思源工程6+1”,民进致力“爱心创意”,农工党主抓“金色年华”,致公党力推“爱心四助”,九三学社秉持“手牵手、心连心”,工商联主打“中宙应急救援服务”,知联会推广“农业科技体验服务”。创新的载体,鲜活的品牌,有力地发挥和提升了统战社会服务的影响力和显示度。
风劲扬帆正当时。下一步,我们要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委统战工作会议精神和市委赵一德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高举统一战线旗帜,坚持“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的工作要求,服务省市工作大局,精心谋划明年思路和“十三五”统战工作规划,扎实举措,创新方法,努力为“打造东方品质之城,建设幸福和谐杭州”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