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战百科

统一战线工作的基本要求

字体:
发布时间:2015-03-10 15:56:17
来源:admin

    ●正确认识和处理政党、民族、宗教、阶层和海内外同胞的关系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新的社会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是政治领域和社会领域中涉及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一些重大关系,也是统一战线需要全面把握和正确处理的重大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五大方面的关系,保持和促进这五个方面关系的和谐,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事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事关党和国家的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对待。

    一是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关系。巩固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政党关系。实现我国政党关系长期和谐,根本在于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关键在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格局。

    二是正确认识和处理各民族特别是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必须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充分发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全面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最根本的就是要始终不渝地坚持民族平等,加强民族团结,推动民族互助,促进民族和谐。 •、

    三是正确认识和处理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信仰不同宗教群众之间的关系。做好新形势下的宗教工作,必须全面正确地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坚持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使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在全两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下最大限度地团结起来。

    四是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各阶层的关系。必须科学分析和准确把握我国社会阶层结构发生的深刻变化,全面兼顾和实现各阶层群众的利益,做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工作,坚持充分尊重、广泛联系、加强团结、热情帮助、积极引导的方针,妥善处理社会阶层的利益关系,充分发挥社会各阶层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推动和实现全社会和谐相处、共同发展,从而把社会各阶层人士更加广泛地团结和凝聚在党和政府周围。

    五是正确认识和处理大陆同胞和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的关系 。坚持“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促进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和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进程的八项主张,以及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的四点意见,加强对台湾人民的工作;坚持以凝聚侨心、汇集侨智、发挥侨力为目标,把维护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的根本利益作为侨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爱国主义旗帜下实现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

    我们一定要以更加宽广的视野和更加开阔的胸襟,自觉把统一战线工作放到国际形势变化的大背景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格局中来考虑,切实发挥统一战线在协调和处理我国重大政治社会关系中的优势和作用,努力使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团结更加巩固,我国56个民族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各阶层的关系更加协调,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更加适应,大陆同胞和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的联系更加密切,形成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致力于祖国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良好局面。

    ●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

    长期以来,我们党在统一战线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重要原则。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必须始终不渝地遵循和贯彻以下8条原则:

    (1)坚持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

    (2)坚持为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服务;

    (3)坚持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两面旗帜;

    (4)坚持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

    (5)坚持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6)坚持求同存异、体谅包容;

    (7)坚持“"团结一批评—团结”;

    (8)坚持以人为本、照顾同盟者利益等。

    ●党中央对统战干部的要求

    《中共中央关于巩固和壮大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的意见》指出:“各级统战部门要加强统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素质培训,全面提高统战于部履行职责的能力,继承和发扬统一战线工作的优良传统,努力建设一支勤奋学习、作风民主、求真务实、廉洁自律、团结奉献、开拓创新的统战干部队伍。

    勤奋学习,就是要求统战干部:必须学习统一战线的基本理论积方针政策,熟悉统一战线历史和工作方法,掌握统一战线各个领域的专门知识,还要广泛学习经济、政治、文化、历史、哲学、法律、外语、自然科学等各领域知识,进一步拓宽知识面,奠定扎实的基础。特别是要努力培养一批统一战线理论研究的专门家,推动统一战线理论研究的开展。

    作风民主,就是要求统战干部:必须谦虚谨慎,平等待人,和党外人士推心置腹,坦诚相见,遇事与党外人士多沟通、多商量、多协调,鼓励他们反映真实情况,反映群众心声,在民主协商中培养感情,增进共识;要经常深人到党外人士中去,尊重信任,体谅包容,真心实意交朋友,交肝胆相照的真朋友。

    求真务实,,就是要求统战于部: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具有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的精神,真正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人群众,不为形式、不图虚名,只“唯实”,干实事,求实效;要培养较强的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善于运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真正把理论转化为符合实际工作的思路、指导工作的科学方法和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的良策,推动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

    廉洁自律,就是要求统战干部:必须牢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认识和对待权力、地位以及利益问题,在工作和生活中始终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淡泊名利,经得起诱惑,时刻注意保持清正廉洁,自觉抵制权钱交易等不正之风,从而以高尚的精神示范人,以优良的作风带动人,以良好的形象影响人。

    团结奉献,就是要求统战干部: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具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强烈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忠诚于党的事业,视责任重于泰山,把智慧和力量倾注到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中去,兢兢业业,乐于奉献;要具有团结合作的精神,在工作中能够做到分工协作、互相补台、相互配合,确保工作高质量、高效率、高水平地开展。

    开拓创新,就是要求统战干部: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时刻保持创新的紧迫感,充分认识到没有创新,理论就不能突破,政策就不能发展,工作就不能推动;必须具有创新勇气,敢于研究新情况,进行新思考,提出新建议;必须具有创新才能,既遵循客观规律,实事求是,又善于突破过时旧框框,与时俱进。

    ●统战干部应增强的意识

    面对越来越繁重的统战工作任务,做好新世纪新阶段的统战工作,统战干部务必增强十大意识:

    (1)增强时代意识。新世纪新阶段的统战工作,上级的期望和要求不同了,肩负的使命不一样了。我们要树立强烈的时代意识,以新世纪统战工作的要求来推动工作,不断提升统战工作水平。

    (2)增强全局意识。统战工作要自觉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积极为党委、政府确定的中心工作服务。党委的重要工作部署,我们都要认真贯彻落实,对其中需要统战部门做的,我们都要认真研究,深入探讨,找准结合点,充分发挥统战工作独特的优势。为中心工作更好地开展发挥积极作用。

    (3)增强作为意识。统战工作面广、量大、任务重,尽管上级没有很明确具体的量化要求,但我们绝不能因此消极应对、敷衍塞责。有作为才有地位。全体统战干部都要树立强烈的作为意识,主动地、积极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以作为求地位,以作为争取各级各部门对统战工作的更大支持。

    (4)增强创新意识。新时期统一战线的内部构成和统战工作的范围、任务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统战工作在思维方式、工作方法上都面临着挑战。我们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扎实的创新知识、深人的创新实践、足够的创新勇气,不断研究、探索新世纪新阶段统战工作的新规律、新问题、新机制,不断丰富、拓展统战工作的新载体、新手段、新阵地,努力促使统战工作取得新突破、新发展、新业绩。

    (5)增强精品意识。精品就是要求高标准、高要求、高水平、高质量。我们的工作要创造精品,精品的关键是质,不讲质的量无疑是个极大的浪费。因此,我们在思想上要有精品意识,在工作上就要精益求精,认真细致,花大功夫,把事情办好、办出水平。在高质量的前提下,也要求数量与质量的统一,不能只讲质、不求量。

    (6)增强保密意识。统战工作不少涉及秘密。保密工作无小事,一不小心,可能就会出问题,而且是大问题。我们要居安思危,无论何时何处都要绷紧保密这根弦。平时工作存放资料,要小心;公务在外携带资料,要小心;与人交往,也要小心;尤其是涉密计算机上网,更要重视落实保密措施。

    (7)增强学习意识。现在我们懂的知识不是太多而是太少,掌握的日常工作技能不是够用而是太缺。做好新世纪新阶段的统战工作,原来的老知识、老办法,不一定适用了。只有学习学习再学习,才能提高自身素质,适应时代要求。要坚持不懈地用邓小乎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并不断丰富实用工作技能,努力使自己成为党中央要求的“勤奋学习、作风民主、求真务实、团结奉献、开拓创新”的统战干部。

    (8)增强自律意识。党纪、国法和本单位的规章制度,我们都要自觉遵守。尤其是领导干部要做自律的表率,不仅要管好自己,而且要管好身边的人。要求部下做到的,自己更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全体统战干部部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努力成为人格好、人缘好、形象好的统战干部,树立统战部门的良好形象。

    (9)增强团结意识。统一战线的本质是“大团结、大联合”。统一战线的重要作用是“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我们所做的工作,就是要把各界人士最大限度地团结起来,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知果自己不善于团结人,自己内部也团结不好,就没有资格去做团结人的工作,也很难做好团结人的工作。所以团结是至关重要的。我们都要珍惜和维护团结和谐的良好局面,人人都做团结的促进者。

    (10)增强奉献意识。新世纪新阶段的统战工作,领域越来越宽、工作对象日益增多、任务越来越艰巨,全体统战于部都应自觉肩负起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以先进为榜样,树立良好的从政道德,调好心态,摆正位置,立足本职,服务大局,始终以饱满的工作热情、良好的工作作风、无私奉献的精神,为开创新世纪新阶段统战工作新局面恪尽职守、贡献力量。

    ●大力加强统一战线的宣传

    长期以来,中央对统一战线工作一直十分重视。如何开创统战工作新局面,这是各级党委及其统战部门面临的重大课题。

    但是,在基层确实存在着对统一战线知识知之甚少的现象:不少领导干部对统战工作的确是接触少,了解少:不大了解中央对统战工作重视的力度;不大了解统战工作在新世纪新阶段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不大了解从中央到地方的统战工作态势。不少领导干部对新世纪新阶段统战工作仍存在着一些模糊的认识:认为统战工作“战争年代是个宝,和平时 期没必要”;统战工作“上面重要,下面次要”。心目中没位置,工作中自然不那么重视。要开创新世纪新阶段统战工作新局面,必须统战宣传开路,帮助大家了解统战知识、增强统战意识,营造良好的统战工作氛围。

    因此,统一战线需要宣传,统一战线知识需要宣传,党的统一战线方针政策需要宣传,统一战线的好人好事需要宣传。中央文件要求不断提高党员于部的素质,不加强统一战线宣传不行。

    通过统一战线宣传,使各级党员干部特别是党政领导得到全面而深刻的统一战线教育,既可以扩大统战工作的影响,优化统战工作的环境,又可以争取对统战工作的更大支持,从而为开创基层统战工作新局面打下坚实基础。

    《中共中央关于巩固和壮大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的意见》指出:“把统战工作纳入宣传、新闻工作计划,通过包括互联网在内的名种媒体积极宣传统一战线理论和方针政策,扩大统一战线的社会影响。”

    统一战线宣传从以下凡方面入手:

    一要强化统战宣传意识。在当前不少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对统战知识不那么了解、对统战工作重要地位和作用还没有充分认识的情况下,要开创新世纪新阶段统战工作新局面,必须以统战宣传开路,帮助大家了解统战知识、增强统战意识,营造良好的统战工作氛围。为此,各级统战部要把统战宣传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部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负责抓,责任人员具体抓,定目标、定任务,增强统战干部的宣传意识和责任感。重大统战宣传活动,成立专门领导小组,统筹全面工作。

    二要创新统战宣传载体。在巩固传统统战宣传手段,认真做好《中国统一战线》等各级统战宣传刊物的发行工作的基础上,创新统战宣传的载体和方法,全方位开展统战宣传活动。一是编发好简报。各地统战部的简报是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桥梁,统战宣传的一个重要窗口,不仅要高质量编印好,而且要全方位地发行好。发行范围包括:本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领导成员,各部门及乡镇街道党政负责人、分管领导,统一战线的有关人员以及统战对象较为集中的企事业单位。要扩大其覆盖面,加强横向联系,营造良好工作氛围。二是通过网络宣传。利用互联网迸行宣传是一种投人少、影响大、速度快的方式,可以全面介绍统战知识,及时反映统战动态,交流统战经验,展示统战风采。也可以此为平台,加强与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的联系与沟通,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广度和深度。三是开展阶段性主题活动宣传,通过集中编发统战知识宣传资料、开展统战知识专题辅导、举办统战调研成果征文比赛、举办各个层面的统战知识竞赛、报纸电视媒体宣传;还有通过联谊活动宣传,设立大型宣传广告牌,以及开展各具特色的统战宣传活动等方式,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广泛开展各具特色的统战知识宣传。

    三要拓展统战宣传领域。中央要求:“把统一战线理论政策作为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的重要教学内容,作为培训党政干部的必修课程。把多党合作、人民政协、‘一国两制’、民族、宗教理论政策等知识列入国民教育内容。”

    四要健全宣传机制。统一战线宣传是党的宣传工作的重要内容。党委宣传部门应有一位领导负责联系、协调统战宣传工作。统战工作涉及民主党、民族、宗教、新的社会阶层、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等许多领域和方面,政治性、政策性很强,有些问题还相当敏感、复杂,正确的舆论导向十分重要。为此,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各地要建立统战部与宣传部的“统战宣传工作例会制度”,例会成员有:宣传部、统战部、党校、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的负责同志和工作人员。例会每年召开1—2次,学习党的统一战线理论、方针、政策,分析统战宣传工作情况,制订阶段性统战宣传计划,协调统战宣传中的重大问题。

推荐快速链接: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中共浙江省委统一战线工作部

© 2007-2025 中共杭州市委统战部,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8035058号-1

单位地址:富春路188号B座26楼 邮编:310006

技术支持:杭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