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统情

杭州统情

字体:
发布时间:2017-09-11 13:30:15
来源:admin

    民革杭州市委会简介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简称民革)是由原中国国民党民主派和其他爱国民主人士于1948年元旦在香港创建,具有政治联盟特点,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促进祖国和平统一事业的政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的参政党。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杭州市委员会(简称民革杭州市委会)是其地方组织。

1956年11月,民革杭州市第一次党员大会召开,成立民革杭州市筹委会。1958年9月,民革杭州市第二次党员大会召开,成立民革杭州市第一届委员会,吴山民任主委。1979年恢复活动后,1981年3月、1985年5月、1990年6月、1996年6月、2001年6月、2006年9月、2011年6月、2016年9月分别召开了民革杭州市第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次代表大会。历任主委孙道夫、郁简、陈重华,现任主委叶鉴铭。

进入新世纪以来,民革杭州市委会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以主题教育活动为统领,增强全体民革党员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性和自觉性;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就保障和改善民生、环境保护、打造“美丽杭州”等中心工作,积极建言献策,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提供重要依据;努力发挥自身特色,积极拓展杭台交流交往范围和领域,深化对台工作的内涵;认真组织实施“同心·博爱”社会服务活动,提升杭州民革的社会美誉度和影响力。

杭州民革现有组织构架为1个县级组织(民革建德市委会),4个区级基层委员会(上城、下城、江干、西湖),6个总支部(拱墅、余杭、萧山、杭师大、卫生局、教育局),51个支部。现有党员995人。机关内设组织宣传处、调研联络处和办公室,并设有经济、祖统、农业农村、环境保护、社会法制等5个工作委员会。

    

    民盟杭州市委员会简介

    中国民主同盟是主要由从事文化教育及科学技术工作的高、中级知识分子组成的,具有政治联盟特点的,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进步性与广泛性相统一、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

    中国民主同盟杭州市委员会是民盟的地方组织,成立于1947年5月。70年来,杭州民盟与共产党患难与共,亲密合作,为人民的革命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当前,民盟杭州市委会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中共杭州市委和民盟浙江省委会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充分调动全市盟员的积极性,与时俱进,扎实工作,开拓创新,为实现我市“十三五”规划,为把杭州建设成为“学习型、创新型、生态型城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民盟杭州市委会现有盟员1800余名,6个基层委员会,1个总支,64个直属支部,2个市(县)、区委员会,近90%的成员具有高、中级技术职称。现在的民盟杭州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由47名委员组成,宦金元任主任委员,张永谊、毛伟民、申屠敏、方爱龙、周常生、缪凌蓉任副主任委员。

    民盟杭州市委会机关分设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社会服务部、调研室等5个职能部门。民盟杭州市委会主办有机关内部刊物《杭州盟讯》。

    

    民建杭州市委员会简介

    民建杭州市地方组织于1950年5月筹建,1951年6月3日,民建杭州分会正式成立。1956年9月,民建杭州分会正式定名为中国民主建国会杭州市委员会(简称民建杭州市委会)。目前是民建杭州市第十三届委员会,主委郭清晔,副主委洪明、刘政奇、郑冰、许玲娣、姚建明、沈燕翔,专职副主委郑冰,副巡视员吴彦,秘书长寿遐。

    杭州民建组织的发展坚持“三个为主”的原则,即以大中城市为主,以中上层人士为主,以经济界人士为主。截至目前,杭州民建共有县级市委会1个,城区基层委员会8个,支部73个。共有会员1978人,会员中有各类专业技术职称的1261人,占会员总数的63.8%,中级职称以上1039人,占52.5%;会员中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共208人,占会员总数的10.5%,其中44人担任各级人大代表,164人担任各级政协委员,担任政府部门副处级实职以上公务员33人。有6个专委会,分别是乐龄工作委员会、妇女工作委员会、对外联络工作委员会、参政议政工作委员会、理论研究工作委员会、青年工作委员会;3个横向组织,会员企业家联谊会、会员律师联谊会和民建艺术院。

    民建杭州市委会机关设办公室、组织处、宣传处、调研处、社会服务处5个职能处室。编制20人,在职机关干部20人。

    民建杭州市委会主办的宣传平台有内部发行的季刊《杭州民建》、“杭州民建”网站和“杭州民建”微信公众号。近年来,民建杭州市委会先后被民建中央评为民建全国先进集体、民建全国参政议政先进集体和民建全国社会服务先进集体。市委会机关被中共杭州市委、市政府评为2010-2011年度、2012-2014年度杭州市直单位文明机关,荣获2015年度市直单位综合考评工作先进单位。民建界别小组在市政协近些年开展的优秀界别小组评选中均被评为“五星级界别小组”。民建“思源工程”被中共市委统战部命名为杭州市统一战线社会服务品牌。设立民建中央“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子项目——思源·彩虹人生公益基金。企业家联谊会荣获“民建全国社会服务工作先进集体”称号、杭州市红十字自愿服务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和“杭州市红十字博爱奖”先进集体称号。

    

    民进杭州市委会简介

    民进杭州市委会于1952年12月28日成立,是继北京、上海之后的第三个民进地方组织。

    截至2016年底,全市会员2018人,平均年龄56.3岁;有地方组织3个,基层委员会8个,基层支部89个,工作机构17个;有各级人大代表38人,政协委员156人,其中全国人大代表1人,全国政协委员2人;在政府和司法机关担任副处级以上领导职务的40人。

    2016年9月,民进杭州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民进杭州市第十三届委员会。市委委员51人,其中常委19人,主委谢双成,副主委肖锋、张治芬、侯公林、谢春凤、林沛、陈金良,秘书长诸剑超。

    市委会历届主委俞子夷、陈礼节、计克敏、孙鸿垣、卜照晖、韩国熹、赵光育。

    市委会机关设置处室有办公室、组织处、宣传处、调研处和社会服务处。现任专职副主委谢春凤,秘书长诸剑超。市委会主办的机关刊物是《杭州民进》杂志,网站www.hz.zjmj.org,公共微信订阅号hangzhouminjin。

    

    农工党杭州市委会简介

    农工党杭州市的地方组织活动始于1931年,1947年7月,在杭州市菜市桥的头发巷11号宣布建立农工党杭州市临时工作委员会。1958年正式成立农工党杭州市第一届委员会,当时是9个支部1个小组,党员102人。至今,共召开了十届党员大会和党员代表大会。截至2017年6月底,全市共有党员1678人,平均年龄56周岁,其中医药卫生、环境保护和人口资源界党员1124人,占67%;高中级职称以上1509人,占90%;担任区、县(市)级以上医院正、副院长28人。共有各级组织93个,其中:县级市委会1个,基层委员会8个,总支部7个,支部77个。全市13个区、县(市)中,除1个地方没有基层组织外,其余12个地方都有农工党组织。

    一直以来,农工党杭州市委会在中共杭州市委和农工党中央、浙江省委会的领导下,在中共杭州市委统战部的指导帮助下,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学习贯彻中共十八大和十八届历次全会精神,特别是中央统战工作会议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以及《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精神等等,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开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实践活动,扎实推动统一战线“凝心聚力建名城”主题活动和“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行”专题教育活动,认真履行好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参政议政、民主监督三大职能,切实提高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合作共事能力和解决自身问题能力,各项工作都有了新的进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是努力打造高素质参政党队伍,以建设学习型参政党为目标,通过召开中心学习组学习会、形势报告会、暑期读书班、新党员培训班以及开展征文活动等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多样化地开展各项学习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党员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二是认真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扎实开展调查研究,反映社情民意信息,每年完成10个以上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和集体提案,报送100余条信息,多个被各级部门录用,得到各级主要领导批示,被评为优秀提案等。每年编印一本《参政议政文稿选编》,全面展示参政议政成果。近年来,中共杭州市委对多党合作、民主党派工作越来越重视,许多重大决策都协商在前,听取民主党派意见,并充分肯定和采纳我们的意见建议。

    三是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新路子、新办法,从2003年开始试点创建星级支部考核工作,经过多年来的不断探索,我们已逐步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支部工作考核体系,不断规范基层组织工作,增强基层组织凝聚力和生机活力。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对基层组织进行分类指导和管理,提高基层组织负责人的党务工作能力,推动基层组织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四是不断创新社会服务模式、拓宽社会服务领域,成立了农工党杭州市委会志愿服务总队,连续数年开展“爱心工程”进省女子监狱、市社会福利中心和市儿童福利院,“希望工程”结对帮扶建德李家镇希望小学以及军(警)民共建等定点服务项目。积极探索多方参与、合作共赢的工作模式,做大做强“环境与健康宣传周”、“国际科学与和平周”活动。开展社会服务品牌“提档升级”活动, 市委会在火车东站建立“同心实践”服务基地,在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杭州分院建立青年党员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等。协助做好农工党中央在临安徐村村的新农村建设服务点和临安天目乡镇 “同心实践”服务基地的建设等。

    近年来,市委会先后被农工党中央授予“优秀地市级组织”“全国社会服务先进市委会”“全国社会服务工作先进集体”,被农工党省委会授予“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优秀市级组织”“开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实践活动优秀集体”“理论研究工作先进组织奖”“宣传工作优秀集体”“全省参政议政先进集体一等奖”“全省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先进集体”,被中共杭州市委办公厅授予“全市党委系统信息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等等。

    

    致公党杭州市委会简介

    中国致公党是以归侨、侨眷的中上层人士为主组成的,具有政治联盟特点的、致力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党。致公党杭州市委员会是其地方组织。

    1982年8月25日,致公党杭州市临时支部在灵隐大悲阁成立,杨坚任主委。1984年5月14日,成立致公党杭州市工作委员会,吴东侪任主委(1988年12月3日,由陈亦斌继任主委)。1990年4月26日,成立致公党杭州市委员会。1996年6月、2001年6月、2006年8月、2011年6月、2016年9月分别召开了致公党杭州市第二、三、四、五次、六次代表大会。历任主委陈亦斌、董燮清、郁嘉玲、王坚;现任主委胡伟。

    致公党杭州市委会自成立以来,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紧扣“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围绕中共杭州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认真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参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三项基本职能;反映侨情,维护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结合自身特点,积极协助政府引进资金、人才,促进对外贸易;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积极开展海外联谊工作;发挥党员优势,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服务活动,为把杭州建成“独特韵味、别样精彩”的世界名城,发挥了重要作用。

    到2016年底,致公党杭州市委会拥有党员总数488人,下设4个基层委、4个总支、4个支部,7个专门委员会,机关设办公室、组宣处、调研处三个处室。

    

    九三学社杭州市委会简介

    中国农工民主党是以医药卫生、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领域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由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组成的政治联盟,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是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

    

    杭州市工商业联合会简介

    杭州市工商业联合会成立于1951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非公有制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为主体的,具有统战性、经济性、民间性有机统一基本特征的人民团体和商会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桥梁纽带,是政府管理和服务非公有制经济的助手。    

    工商联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和经济工作的重要内容。工商联工作对象主要包括私营企业、非公有制经济成份控股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港澳投资企业等,私营企业出资人、个体工商户、在内地投资的港澳工商界人士等。工商联围绕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的主题,履行职责、发挥作用。基本任务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学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培养拥护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队伍;参加政治协商,发挥民主监督作用,积极参政议政;推动经贸交流和协作,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加强行业协会商会建设,服务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参与协调劳动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反映非公有制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利益诉求,维护其合法权益。     

    杭州市工商联现有驻会领导6名,兼职的企业家副主席25名、总商会副会长18名、副秘书长4名。设有五处一室和机关党委。编制44人,实际在编人员43名。    

    工商联所属商会是工商联的基础组织和工作依托。工商联对所属商会工作进行指导、引导和服务。截止2016年底,共有会员32785个,基层商会392个,直属商会50个,其中行业商会21个,异地商会28个,新生代企业家联谊会1个。

推荐快速链接: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中共浙江省委统一战线工作部

© 2007-2025 中共杭州市委统战部,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8035058号-1

单位地址:富春路188号B座26楼 邮编:310006

技术支持:杭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