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动态

西湖区侨联争做护侨暖侨“护航人、娘家人和贴心人”

字体:
发布时间:2018-06-14 13:33:08
来源:admin

近年来,西湖区侨联着力为侨服务,争做护侨暖侨护航人、娘家人和贴心人。杭州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佟桂莉对西湖区侨联为侨服务工作作出批示予以充分肯定。

西湖区是杭州市新的侨务大区。拥有涉侨家庭1万余户,侨胞侨眷50000多人,涉侨企业千余家,海外留学及归国留创人员达11000多人。近年来,西湖区侨联持续实施“千侨万眷暖心工程”,当好护侨暖侨“三种人”,成效显著。连续多年荣获“全国侨联系统先进组织”“浙江省侨务系统先进集体”“杭州市最美基层侨联组织”。

争做侨胞侨企护航人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浙江省华侨权益保障暂行规定》,西湖区着力侨法宣传教育活动,利用“西湖大讲堂”和统战侨务系统的“西湖开讲”阵地,组织开展“侨企法律知识讲座”、“法律服务进社区”等多种学习活动,为涉侨企业和社区居民提供便利、专业、全面的法律服务。同时首创西湖区法律援助中心港澳台侨工作站,积极搭建法律咨询、宣传、援助三位一体的服务平台,加大对港澳台侨的法律宣传和指导力度。该站联合黄龙商圈新的社会阶层律师协会, 为侨资侨属企业、海创留归人员和广大归侨侨眷提供日常免费法律咨询服务,解答法律问题。

倪女士系西湖区在美国从事儿童心理教育的侨胞,就上世纪八十年代其父亲在转塘双流村的联建房分配事宜,向街道社区提出主张并向区统战侨联求助。区委统战部、区侨联接洽之后,立即着手查寻历史档案、复核原始材料、寻访经办证人、对比前后政策,座谈研究商讨,并召集区、街道和社区三级相关人员与当事人当面沟通,经过热情的接待,耐心的解释,倪女士终于明白了个中的缘由,并多次表示感谢。

争做侨商侨领娘家人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快速推进,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美丽乡村建设和城中村改造,涉侨房屋拆迁、过渡安置、拆迁补偿等纠纷不断增多。围绕护法维权,严格执行和落实涉侨相关政策,维护侨胞正当合法利益,区侨联紧密结合“百千万”蹲点调研专题,深入基层镇街、村社平台了解广大归侨侨眷的需求,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并制作发放“为侨服务卡”,尽力为他们办实事、解难题。

王博士系马来西亚马六甲浙江友好交流协会秘书长,为了发挥优势,报效桑梓,2016年他联合多国知名侨领和本地企业家,在双浦镇原地绿慧农庄投资2000万元设立昀辉堂中医药保健休闲项目。因为美丽乡村计划和铜鉴湖水利修复工程的实施,该基地属于征迁红线范围,需要拆迁。区委统战部和区侨联经与双浦镇、新区建设办、西湖法院和农庄经营实体多方协商,终于如愿补偿和妥善安置,深受多方侨领赞赏。

争做侨属侨眷贴心人

为进一步增统战侨联工作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归侨侨眷做好事办实事,西湖区从健全为侨服务机制、完善护侨服务网络着手,从2013年10月开始连续五年实施“千侨万眷暖心工程”,即敲门慰问、暖巢敬老、聚侨连侨、维权保障等四大行动。活动开展以来,共联系侨务组织92个,走访侨企540多家,慰问困难侨眷3600余人,帮助侨胞眷属协调解决华侨定居办理、子女入托上学、拆迁赔偿、劳动保障、债务追偿等事项40多项,深受广大侨眷侨属的欢迎。

家住求是村的99岁侨眷老人朱女士,老伴去世了,子女长期定居在美国,因为腿脚不便,“宅”在家中5年没有下过楼。求是社区侨联一方面安排网格员、助老员每日上门探望,提供送餐、送家政、与老人聊天,另一方面积极筹备做好电梯加装工作,以“不要60分只要100分”的要求,科学规划制定建设方案。终于在今年5月在求是村20幢老旧小区成功地加装了首台电梯,赢得了社区居民群众的一致“点赞”。“真的太感谢你们了,让我在有生之年还能住上有电梯的房子”,朱女士握着社区书记的手连声道谢。

(供稿:西湖区委统战部)

推荐快速链接: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中共浙江省委统一战线工作部

© 2007-2025 中共杭州市委统战部,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8035058号-1

单位地址:富春路188号B座26楼 邮编:310006

技术支持:杭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