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下城区积极打造党派工作六大平台 画好统一战线助推发展的最大“同心圆”
近年来,杭州市下城区积极打造“同心引领、同心建言、同心成长、同心服务、同心宣传、同心保障”等党派工作六大同心平台,推动实现区各民主党派思想引领常态化、履行职能高效化、培养锻炼制度化、服务社会阵地化、营造氛围立体化、保障举措多元化,画出了下城统一战线助发展、促和谐的最大最美“同心圆”。
积极打造同心引领平台,坚定维护核心,坚决固守圆心。为下城区积极推进落实“三个纳入四个寓于”的工作举措,即:把民主党派成员的学习教育纳入全区统战理论培训计划,把科级以上党外干部培训纳入区委主体培训班次,把民主党派支部(支社)建设纳入民主党派班子综合考评的重要内容,做到对党派成员的思想引领寓于学习培训之中、寓于履行参政党职能之中、寓于完成本职工作之中、寓于服务社会活动之中,不断凝聚广大党外人士思想政治共识,不断增强与党同心同德、同向同行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积极打造同心建言平台,始终不忘初心,持续服务中心。连续11年以“参政建言,合力兴区”为主题,组织区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知联会围绕区委、区政府年度重点工作开展课题调研,形成了近百篇优秀调研报告,通过调研成果发布会、提案议案、建言直通车等形式和渠道,及时、高效地为区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科学、民主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多条高质量的建议被吸纳到区五年规划、区委全会和“两会”报告中,多次得到区委主要领导的肯定和批示。依托区统一战线“同心商议团”、街道“百姓议事团”、社区“同心协商圆桌会”等基层民主协商平台,先后举办了“武林商圈功能提升”专题协商会、“五水共治”对口商议会、“智慧经济发展”专家建言会、“武林新城”我来说、“最多跑一次”大家谈等系列协商议事活动,为下城经济社会发展建铮言、献良策,既发挥了民主党派、统战团体“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资源优势,又促进了统战成员各显其能、高效履职。
积极打造同心成长平台,充分凝聚人心,体现真诚关心。为提升党外干部的综合素质,促进党外干部健康快速成长,区委组织部、区委统战部探索推出《下城区关于建立导师帮带制度,积极培养党外干部的实施办法》。《办法》明确,每个帮带周期由30名理论和实践经验丰富的处级领导干部一对一帮带30名正科级党外干部。帮带导师通过面对面为结对党外干部传授业务技能和领导艺术,帮助党外干部快速适应基层工作。同时,通过在大项目实施推进、“五水共治”、“城中城改造”等重难点工作中给党外干部交任务、压担子,帮带导师现场指导,帮助党外干部提高组织协调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有效地提升了党外干部独挡一面的工作本领。该办法通过近三年的落实推进,取得了积极成效。先后有10名正科级党外干部被提拔为副处级领导干部,7名被区委组织部纳入区管副职后备干部,3名被选派到市、区重要岗位挂职锻炼,9名被所在部门党组织列入重点培养的青年中层干部,5个党外干部所在的科、室(所)、校被市、区评为先进单位。
积极打造同心服务平台,通过奉献爱心,广泛赢得民心。以服务民生为导向,推动区各民主党派在结对共建的街道和区行政服务中心分别建立了教育培训型、科普宣传型、医疗保健型、结对帮扶型、法律援助型、建言献策型等各具特色的同心服务基地。基地建立以来,各党派充分发挥专长优势,针对街道、社区不同群体、不同年龄的服务对象和实际需求,通过开展组团式服务、一站式服务、菜单式服务、订单式服务和,在卫生医疗、环境保护、居家养老等方面为社区居民提供了优质高效服务,为行政服务窗口“最多跑一次”建铮言、献良策。目前,同心服务基地已经成为居民群众得实惠、统战成员得锻炼的党派工作特色品牌。
积极打造同心宣传平台,牢牢把握重心,不断提振信心。充分利用市、区统战工作网站、微信和报刊等,全媒体、多维度大力宣传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服务社会的典型事例和先进人物,积极弘扬社会正能量,增强民主党派成员的荣誉感和自信心。投资近90万元,在杭州市城北建立了占地约8万平方米的由“同心”主题雕塑、“同心文化”工艺木雕宣传连廊和统战政策宣传橱窗等主体建筑构成的“同心文化公园”,在市城北体育公园建立了“同心文化林”,为统战文化宣传、党派成员为民服务等提供了平台和场所。在朝晖街道文化公园内成立了“统战文化书场”,借助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杭州评话”,讲述统战故事,宣传统战人物,有力推动了“同心”思想进社区、进楼道和进家庭。通过举办“同心最美现象和最美人物”评选活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宣传统一战线“最美精神”,充分展示下城统一战线人文风采。
积极打造同心保障平台,整合资源用心,保障措施贴心。积极推进落实区委领导联系民主党派、统战团体制度,制定出台《统战干部服务党外人士行为规范》,为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履行职能创造良好的政治环境和发展环境。区委统战部在人员编制受限的情况下,积极协调安排了2名合同制用工,协助民主党派做好成员联系联络和服务保障工作。同时,努力克服党政机关经费预算削减的困难,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办公经费支出,采取挤、凑、节的方法,逐年为党派增加组织活动经费。充分利用区总工会的丰富资源,采取共建共享的方式,在杭州中大银泰城为区民主党派协调落实了集学习培训、书法绘画、健身娱乐等为一体的多功能活动中心,有效解决了党派室内活动场地不足的难题,得到党派成员欢迎。
(下城区委统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