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向专访,“访”出数字经济“新”服务
在杭州市萧山区此次解放思想大讨论中,以大走访大调研为路径,以解决发展问题为导向,全心全意服务企业,为企业发展全力营造一流营商环境的定向专访活动,通过实地走访、调研座谈等多种形式,进一步提升工作实效,访出了实情、谈出了感情、办好了事情。 定向专访佐证了解放思想大讨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收获的是全区上下思想更解放,发展信心更充足,干劲更强大。
定向专访中,全区领导干部为企业送信息、送政策、送服务、送温暖,实实在在帮助民营企业稳定预期、提振信心,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和贸易环境,为企业发展提供了高“ 性价比” 的竞争优势。统计显示,到去年 12 月底,各层面参与走访干部达 1100 余人,累计走访企业 1485 家,区镇两级累计解决各类问题 1769 个。
如何更好服务数字经济发展,成为定向专访活动最重要内容之一。 而融资一直是企业最关心的问题。 一些数字经济企业提出,希望能进一步加大融资支持力度。 对此,杭州市萧山区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如何利用财政杠杆更精准服务好企业。 结果是令人满意的。在原有的创投基金、产业引导基金等政府基金基础上,杭州市萧山区开始着手组建两只子基金。 根据计划,子基金将主要投向 3D 打印等数字经济和智能制造产业项目,这不仅缓解了企业融资难题,还实现了产业引导作用。 针对数字经济企业面临的人才之难,杭州市萧山区出台一系列含金量十足的人才政策,并加大宣传服务力度,推出“萧山人才银行”及 1600 余套人才租赁房等。 服务企业带来的成效显而易见。 网易云音乐增资 2 亿美元、“国千” 人才余国良携带生物医药项目落户、浙大计算机创新技术研究院入驻,全年新增 A-F 类高层次人才 808 人、院士专家 12 名、应届大学生 10136 名,一大批优质项目、一大群创新人才为杭州市萧山区数字经济提供了新动力。
定向专访企业活动也是一次在实践中的思想大解放。 定向专访活动中,服务企业不分传统企业与新兴企业,但实际操作上两者需求侧重点并不完全一样,管理层更熟悉服务传统企业的方式,定向走访为全区更好服务新经济特别是数字经济积累了新经验、形成了新模式、建立了新的长效机制。 如:国土萧山分局正在研究完善工业土地使用权出让续期办法,适当提高产业导向优质、业绩优良企业的土地续期年限;萧山区经信局正着手完善对原旧厂房改造提升的相关政策,重点突出产业业态、城市形态、环境生态等方面,优化项目准入,加快培育新兴产业;萧山区法院出台《关于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提供司法保障的实施意见》 ,从立案、审判到执行全流程优化营商环境;萧山区司法局通过打造“惠企便民服务网” “纠纷多元化解网” “小微企业培育网” “多种载体普法网” 等“ 四张网” 不断加强法律服务供给能力。
一系列举措的背后,是在一对一解决企业单个问题后,杭州市萧山区主动将问题办理“ 升级” ,充分梳理问题形成原因和解决机制,总结归纳出共性问题,并从全区层面研究对策、提出方案。 目前,第一批面上共性问题已取得突破性进展,重点问题办结 6 个,152 个个性问题已全部办结,均得到企业满意反馈。 此外,第二批共性问题的办理正在逐步推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