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市巷街道侨联念好四字诀,打造最具活力的基层侨联组织
拱墅区米市巷街道下辖7个社区,有归侨侨眷343人(其中华侨6人、归侨13人、侨眷324人),设有基层侨联7个。近年来,该街道践行“为侨服务促和谐、为侨服务促发展”的工作目标,当好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的贴心人。街道侨联先后被评为“省级示范性基层侨联”“全省基层侨联先进组织”、杭州市“规范化建设先进基层侨联组织”;所属大塘巷社区侨联被授予全国社区侨务工作示范单位、全国侨务系统“五五”普法“侨法宣传角”荣誉称号,获评为浙江省侨联系统“最美侨之家”;大塘巷社区侨联和米市社区侨联还先后被评为杭州市侨联系统最具活力侨联组织。
一、以心联侨,打造侨联活动阵地
作为全区侨界资源最为丰富的街道,为更好地为辖区侨胞侨眷提供服务,2018年街道在大塘人家二楼打造全新的侨联活动主阵地——“聚侨堂”,它拥有面积400余㎡,设有侨联文化墙、多功能活动室、统战书吧和亲情聊天吧等场所,为辖区归侨侨眷创造温馨的互动交流环境。依托辖区爱心企业,每年推出一次两岸三地青年交流活动。区委统战部专门推出为侨服务菜单,智能手机应用、英语口语、书画类免费培训深受年轻一代侨界人士的欢迎。
二、以法护侨,群策群力维护侨益
在抓阵地建设的同时,街道大力营造全社会爱侨护侨的良好氛围,在大塘巷社区设有百米侨法宣传墙,在其它社区专门设置侨法宣传栏,重点抓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实施办法》《浙江省华侨权益保护条例》等侨法的学习、宣传和贯彻。实行公职律师进社区制度,定期为侨界人士提供免费法律咨询。针对新侨人群,依托“米市经济发展联盟”,每季度开展一次科技政策沙龙、金融融资政策对接会、建筑业高峰论坛等活动,为侨界人士创新创业提供上下游供应链和政策支持。街道和社区侨联每年召开侨界人士座谈会,邀请归侨侨眷参加社区开放式民主生活会,征求侨界人士的意见、建议,增强侨界人士对社区大家庭建设的参与度和认同感。
三、以情聚侨,画好侨界同心圆
引导侨界人士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的重要论述,组织开展红船精神专题讲座,夯实共同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以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年周年、喜迎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契机,街道和社区统战干部深入居民家中,挖掘侨界人物和故事,将这些鲜活的故事和人物在“聚侨堂”侨联文化墙上予以公开展示,增强归侨侨眷的荣誉感和自豪感。依托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引导侨界人士参加各社区文艺团队,参与每年一届的米市地区文体节各类活动,以文艺汇演、书画作品展等形式共话新中国发展的伟大历史历程,既陶冶了情操,又达到了强身健体的目的,更增强了归侨侨眷生活在社区的归属感。
四、以爱暖侨,水乳交融助推发展
每逢佳节倍思亲,在各类传统佳节来临之际,街道和社区都会与侨界人士共叙友情,组织富有传统特色的为侨服务活动,丰富归侨侨眷的业余生活,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同时,定期走访慰问困难归侨侨眷,特别是对因病住院或遇到重大困难的归侨侨眷,及时进行看望,提供免费上门理发、买菜等服务,帮助其解决生活中的困难,使其深切地感受到来自街道和社区的深情厚谊。在小区内设置孝心车位,每月给侨界人士发放免费停车券,为其亲朋好友的相聚解除后顾之忧。此外,街道积极引导归侨侨眷加入“米市邻里守望”志愿者队伍,发挥侨界人士热心公益事业的特点,常态化参与平安巡防、扫黑除恶、五水共治、美丽楼道、文明出行等志愿者服务活动,弘扬社会正能量,有力助推社区的建设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