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宗教

杭州市民宗局党员党史学习教育微感悟集萃

字体:
发布时间:2021-05-07 16:12:55
来源:admin

杭州市民族宗教局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党史学习教育的决策部署,通过“组织专题研讨学、红色教育感悟学、为民办实事实践学”的“三学”模式,持续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下面,选摘部分党员干部学习党史教育的微感悟,与大家分享。

微感悟之一

邵根松

2017年10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嘉兴南湖中共一大纪念馆时指出:“入党誓词字数不多,记住并不难,难的是终身坚守。每个党员要牢记入党誓词,经常加以对照,坚定不移,终生不渝。”

读到这里,我情不自禁地在心里默诵了一遍入党誓词。践行入党誓词,是每一个党员的终身必修课,必须落实在行动中。

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我要永远铭记入党时的初心,向革命前辈学习,时常对照入党誓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要在为民办实事上下功夫。作为一名党的民宗工作者,就是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和同事们一起千方百计为各民族同胞提供优质服务。特别是要在我省“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中,深入调查研究,工作下沉一线,为推动我市19个民族村取得新的更大发展而不懈努力。

要在勇于开新局上下功夫。要发扬共产党人勇于革新的奋斗精神,敢于向热难点问题发起挑战,在实践中不断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通过艰苦扎实的工作,努力实现我市宗教领域从“管得住”向“管得好”转变,从治标向治本转变。

微感悟之二 

攻书莫畏难,党史浸心田

周晓明  

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要求干部把马列的书装在干粮袋里,有空就看看,“七看八看就看出味道来了”。思想的田野,真理不去占领,就会杂草丛生,毛主席读《共产党宣言》不下100遍,通过百遍咀嚼,才能升华出《论持久战》《矛盾论》等伟大的战略思想。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充溢“真理与道义”的伟力,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是承载“苦难和辉煌”的信念,党员干部要做到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不断提升人生的高度与胸怀的广度。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的1600多个日子里,以务实的作风、深邃的目光,进行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和开创性的理论创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他在浙江一个广为人知的重大理论创新,蕴含着丰富内涵和深远意义,源头在朝夕如是地学,持续钻研地思,坚韧深入地悟,把学习收获转化为坚定的政治立场、奋发的工作劲头,顶起自己该顶的那片天。

微感悟之三

参观“余杭抗日战争纪念馆”有感

王嘉斌

4月15日,参观了“余杭抗日战争纪念馆”。1945年新四军解放该地区,随后组建中共余杭县委和余杭县抗日民主政府。这一旧址曾是杭州地区指挥敌后抗日的“心脏”。

在抗战纪念馆公祭墙前,大家鞠躬默哀,重温入党誓词,悼念在抗战中牺牲的革命先烈和死难同胞。参观了“日寇暴行 惨绝人寰”、“共赴国难,民族壮歌”、“奋勇抗敌,中流砥柱”、“历史胜利,永志不忘”等四个展区,深刻了解了日本侵华的惨痛历史及人民群众英勇抗争的抗战历程。

一张张历史照片,一件件真实遗物,一句句严谨铿锵有力的讲解,使我切身感受到革命先烈始终不渝坚定理想信念,为中华民族的解放而奋斗一生的革命精神,更加感慨现在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回望历史,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总有伟大的英雄群体力挽狂澜,正是他们前赴后继舍身忘我的革命斗争,才挽救了民族存亡,使中华民族应对一次又一次灾难的伟大斗争中奋起。正是他们的鲜血和牺牲,换来了国家的振兴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硝烟虽会散去,但历史永存,我们每一个当代之人都应感谢前辈为我们打下的如诗如画的江山。 

微感悟之四

革命精神

余洁

通过阅读书籍、参观纪念馆、交流心得等方式,我深切感受到“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革命精神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

什么是革命精神?革命精神是不怕艰难困苦,勇往直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百年来,在应对各种困难挑战中,我们党锤炼了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风骨和品质。这是我们党最鲜明的特质和特点。”作为新时代的党员要继承和发扬这鲜明的特质和特点,面对工作中的困难不低头,保持艰苦奋斗攻难关的精神,在困难中越挫越勇,抵达胜利的彼岸。

什么是革命精神?革命精神是不畏清贫受苦,洁白朴素。方志敏在狱中写的《清贫》,千字之文,写出了共产党员“矜持不苟、舍己为公”的美德和一个伟大的真谛:“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作为新时代的党员要继承和发扬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将勤俭节约当作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不贪图享受、不迷恋奢靡,耐得住清苦、抵得住诱惑、顶得住歪理、管得住小节。

什么是革命精神?革命精神是不惧革故鼎新,创造突破。习近平总书记在《牢记初心使命,推进自我革命》指出“通过革故鼎新不断开辟未来”。作为新时代党员,要顺应时代发展,敢于破旧立新,用新思维、新方法来破解新难题,在不断革新中破解难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共产党焕发出更强大的生命力,贡献自己的力量。

微感悟之五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

刘洪燕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记录着我们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的淬炼与探索,记载着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奋斗历程,彰显着共产党人历经沧桑而初心不改、饱经风霜而本色依旧的非凡特质与精神内核,充满着苦难和辉煌、曲折和胜利、付出和收获,蕴藏着丰富的思想资源、实践智慧、宝贵经验和精神财富。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完成民族独立和解放的任务就可能拖得更久、付出的代价更大,我们的国家更不可能取得今天这样的发展成就、更不可能具有今天这样的国际地位”,学习党史让我从风云激荡中,进一步认识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进一步认识党为什么能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永葆生机活力,进一步明晰党的初心使命。厚重的百年党史,让真理的光芒继续照亮前进的方向。

(供稿:市民宗局)


推荐快速链接: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中共浙江省委统一战线工作部

© 2007-2025 中共杭州市委统战部,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8035058号-1

单位地址:富春路188号B座26楼 邮编:310006

技术支持:杭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