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区民营企业深度参与乡村振兴 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这几天,萧山区河上镇东山村党委书记徐国栋忙得不可开交,村里的“精品民宿集群”项目即将进场施工,前来对接水电、燃气等具体事宜的各单位纷至沓来。
今年3月,该村与浙江海鸟商业管理有限公司达成合作,计划总投资8000万元,统一建造多层公寓,对回收的32栋闲置农房进行修缮,着力打造一个集休闲住宿、民俗体验、餐饮观光、亲子研学等场景于一体的精品民宿集群。
这个项目是一种村企共建的新模式,项目土建及景观由村集体投资,装修及运营由合作方投资,资产则由村集体持有。合作管理公司需每年保底给村集体分红100万元,如果年营收在750万元以上再分红20%,并为本地村民提供优先就业机会。项目通过合作共赢的制度设计,形成“合作方运营越好,村集体收入越高,老百姓就业越多”的良性循环。
这种村企共建新模式能落户小山村,与河上镇先“引凤”再“筑巢”的招商模式有关。本着“村集体重资产、运营方轻资产”的合作方针,在与企业签订意向协议后,镇村项目专班根据运营需求提前调整主体建筑及景观设计方案,防止前期建设和后期运营“两张皮”,甚至发生资产闲置情况,从而提高集体投资项目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大大降低运营方的投资压力。
通过实践探索,河上镇已逐渐形成一条“营销前置、需求定制、消费下乡、变帮为伴”的强村富民新路径。通过先“引凤”再“筑巢”,该镇为下乡企业“量身定制”全流程个性化服务,提高效益附加值,与此同时,打破传统路径依赖,“一村一策”明确产业导向,引导以村村联办、村企联办等方式组建强村公司,拓展村集体经营性功能,进一步吸引新乡贤和青年回归乡村。
在萧山区,民营企业深度参与乡村振兴,已逐渐由“盆景”转向“风景”。传化集团与浦阳镇18个村共建强村公司,并在径游村、谢家村、安山村范围内试点,围绕蔬果、花卉、粮油三大产业,带动萧山南片乡村产业提升;临浦镇横一村大力发展农文旅产业,在百年古柿林成功招引星巴克、清昼茶院等品牌,通过研学游等方式,使村集体月入30余万元……
2021年,萧山区421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共实现总收入27.86亿元,同比增长11.3%;实现经营性收入18.93亿元,同比增长12.5%。今年年底前,萧山区还将有超60个建制村(社)参与组建强村公司,通过民营企业联建、参与等形式引入各类资源要素,激活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供稿:萧山区委统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