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高新区(滨江)着力提升“四种能力”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杭州高新区(滨江)围绕“建设天堂硅谷、打造硅谷天堂”发展导向,紧扣“两个健康”工作主题,创新工作内容、拓展服务领域,着力提升宣传引导、精准服务、服务中心、队伍建设“四种能力”,荣获全国“五好”标杆县级工商联,《精心组织“民企高校携手促就业行动”推动人才链产业链精准融合》获评省工商联服务“两个健康”最佳实践案例,不断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着力提升宣传引导能力
积蓄民企健康成长“动力”
1.政治引导明方向
开展“我心永向党”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宣讲会等形式组织广大民营经济人士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中央、省、市重大方针政策和相关理论知识等,组织学习、宣讲,开展“每月赠书读书活动”,引导广大民营经济人士坚定理想信念。
2.先进宣传树典型
注重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通过《中华工商时报》《每日商报》等多种媒介,广泛宣传民营企业典范,增强高新区(滨江)民营企业的美誉度和影响力。先后有19位企业家荣获“功勋杭商”“杰出杭商”等荣誉称号。
3.社会责任显担当
引导民营企业家担当社会责任,彰显企业家精神,组织企业家广泛参与结对帮扶、山海协作等工作。组织10名企业家赴温州泰顺开展实地对口帮扶,组织20家企业与四川朝天区20个乡村开展“村企结对”帮扶,助力共同富裕。
着力提升精准服务能力
构筑民企创新发展“平台”
1.着眼需求精准服务
注重数字赋能,利用各类调研平台,及时、广泛了解掌握企业运营发展的动态变化。制订实施“双百”计划,组织开展“金融赋能 助企纾困”金融服务进园区系列活动,推进银企对接;开展“科学家与企业家面对面”系列活动,促进创新链产业链有效融合。
2.搭建平台强化服务
成立产业发展联盟(协会),为企业携手合作发展提供平台,助力产业融合发展。如:瞄准生物医药蓝海,在全国成立首个生物医药创新联盟(BIA);针对滨江高新特色,成立科技园区产业联盟,助力园区科技企业做大做强。
3.注重关爱暖心服务
着眼企业家需求,围绕智慧经济等开展培训学习活动;开展关爱企业家系列活动,为135名执委企业家开展专业化“一对一”健康体检和健康管理服务,看望慰问患病住院的企业家等,体现对企业家的关爱,密切亲清政商关系。
着力提升服务中心能力
畅通民企建言献策“渠道”
1.深入调研主动献策
深化“走亲连心三服务”活动,建立常态化走访调研机制,全力为民营企业纾困解难。组织开展关键领域民营企业核心技术创新情况等调研8次,完成各类调研问卷300余份。加大“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等企业培育力度,及时掌握实情,反映企业诉求,为广大民营企业家参与宏观决策畅通渠道。
2.发挥优势积极参政
充分发挥企业家“智囊团”优势,引导企业家为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其中20名当选市政协委员、10名当选区政协常务委员。指导区政协工商联界别委员撰写高质量提案,积极参与政策制定、重大会议活动。强化行业发展动能,做好企业惠企政策兑现服务工作,及时反馈政策落实情况,确保惠企政策取得实效。
3.畅通渠道助推发展
深化“亲清直通车·政企恳谈会”“亲清直通车·银企恳谈会”特色品牌,与税务局联合组织“全面落实减税降费 优化营商环境”政企恳谈会,促进政策直达、诉求直通、高效反映企业的意见建议,全力协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形成矛盾困难反映、解决、落实、反馈的工作闭环。
着力提升队伍建设能力
激发清廉民企提质“引擎”
1.全面加强基层商会建设
把基层商会建设成为服务会员、维护权益、加强自律、促进交流的平台,高标准完成区工商联和3个街道基层商会的换届工作;赴所属的9个基层商(协)会开展工作交流。引导商(协)会主动作为,定期组织开展活动,激发组织凝聚力,积极创建“四好商会”。
2.持续推进清廉民企建设
拟制《关于推进清廉合规民营企业建设的实施意见》,聘请第三方服务机构助力打造清廉合规民营企业示范点。组织企业开展清廉合规宣讲培训等活动6次,3家清廉民企示范点入选市清廉民营企业创建培育试点单位。进一步扩大民营企业“廉盟”规模,目前已有240家企业自愿加入“廉盟”,营造清正廉洁、公平公正的清廉文化环境,为民营企业健康发展赋能。
3.打造特色数字化应用场景
用好省工商联数字工商联建设成果,充分发挥“亲清日志”等模块功能作用,将“数智群团”与工作相结合,持续增强群团数智平台的影响力;运用好数智滨团驾驶舱,通过数字化融合群团资源,形成合力。开发应用“政企直通”模块场景,数字赋能精准服务企业。
供稿:高新区(滨江)党委统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