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奋进新征程丨桐庐:探寻民族乡村里的共富“密码”
近日,在桐庐莪山畲族乡塘联村,村民们正忙着查看樱桃树的长势,为来年的生产做好准备,农技专家也在现场进行技术指导。
现代农业大棚下,一颗颗红黄透亮的樱桃挂满树梢。
“我们属于乡里打造的‘果香塘联’精品水果基地,种植面积有200多亩,其中大樱桃初成产量预计2600公斤,今年销售额达到40万元!”塘联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张平笑着说。
莪山畲族乡,是杭州唯一的少数民族乡。近年来,在县委统战部的支持下,该乡7个行政村共同组建“桐庐县石榴红乡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并以“畲味莪山”为公共区域品牌,大力发展“果香塘联”“稻香沈冠”“酒香龙峰”等特色产业,有效促进产业增效、群众增收。据统计,2021年,“畲味莪山”乡域品牌销售额超8000万元。
收入的增加,也与莪山乡始终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高标准编制“中国畲族第一乡”创建规划和全域乡村振兴规划分不开。“在县委统战部的指导下,我们先后出台两轮五年创建行动方案,率先发布《民族乡村振兴示范创建指标体系》。”莪山畲族乡党委书记蓝智伟介绍。
莪山畲族乡第三届红曲酒开酒节。
因地制宜打造森林小镇、田园综合体等绿色发展空间,培育壮大“一村一品”,逐步形成“千亩生态稻、万亩高节竹、十万斤红曲酒、百万只黄金粽、千万元好民宿”的特色产业;打造高质量民族产业园“飞地”,带动畲乡跨越式发展......
立足莪山畲族乡自然资源优势,桐庐县委统战部持续引导莪山畲族乡主动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进全域共富“一盘棋、一平台、一本账”强村富民工程,延伸拓展旅游文化内涵,建设美丽乡村,打造美丽产业,形成集休闲观光、游玩采摘于一体的农文旅产业链。
今年7月6日,杭州市标准化学会在莪山畲族乡发布《民族乡村共同富裕指标体系》,着眼新时代文化、社会环境、产业质效、居民收入、公共服务、美丽宜居等六大板块,细化制定76项共同富裕指标。
“以标准化促进民族乡村共同富裕,既可以使建设民族乡村共同富裕有标可依,也能为其他民族乡村提供标准化参考。”杭州市标准化学会相关负责人说。
此外,为了不断畅通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县委统战部还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进学校、进企业等“七进”活动,打造“民族之家”示范窗口,组建“畲乡代言人”“团结姐妹花”等共建队伍,建立完善群众说事、庭院议事等基层协商机制,积极打造线上网格、云上畲家等智慧化治理平台,持续巩固畲汉融合、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供稿:桐庐县委统战部 来源:浙江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