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动态

杭州新乡贤深耕“国潮”数十载 拓宽致富新渠道

字体:
发布时间:2023-09-28 15:41:01
来源:admin

编者按:新乡贤是新时代新征程上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杭州市统一战线深入实施新乡贤“同心共富”工程,打响“之江同心·贤亮乡村”工作品牌,凝聚起建设家乡、发展家乡的强大合力。即日起,杭州市委统战部、中新社浙江分社推出“之江同心·贤亮乡村”系列报道,讲述新乡贤助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生动故事。

河北蔚县剪纸、河南浚县布老虎、山东潍坊风筝、福建泉州花灯……中秋将至,走进位于杭州余杭瓶窑镇的自然造物民艺研究中心,来自天南地北的文化物件错落有致的摆放,让人仿佛置身在民间艺术“博物馆”。其中,运动主题的皮影戏玩具体验礼盒,令人耳目一新。

“传统中秋佳节恰逢杭州亚运会,我们专门创新设计了既有运动元素又有趣的礼盒,提炼皮影的价值,让传统与当下生活相融合。”新乡贤张书雁介绍。

一方水土,十里乡贤。近年来,余杭区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力量,因人制策,全力吸引新乡贤人士“资智回乡”。创办上述自然造物民艺研究中心的张书雁,就是其中之一。

来到乡村创业之前,张书雁经营着一家品牌策划公司。2013年,他与传统民间艺术“结缘”。随后的时间里,张书雁和团队走遍中国1000多个村落,拜访2000多位民间艺人,记录制作300多部纪录片,拍摄资料照片超150万张,完成民间再造项目10余个。

“我们团队一年280多天都在路上,寻访当地的美好。”张书雁说,期望通过互联网的传播,让更多人了解自己家乡的美好,让那些被遗忘的民间手艺,重新回归大众视野,也让世界看见中国乡村之美。

然而,在张书雁看来,若仅仅只是记录,解决不了根本问题。这些停留在乡村的民间手艺,如何从找到它,再到开发它,中间的创新转化至关重要。

“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从良渚出发,文化也应当回归于此。瓶窑传统文化保护传承的环境很好,与我们的发展理念也十分契合。”2020年,辗转多地的张书雁,“落户”瓶窑并设立民艺研究中心,想把中国各地的原生态农产品、传统文化和传统手艺再现、再造、再生于当下生活。

此后,张书雁在瓶窑开启了多元的民间艺术探索。

2021年5月,瓶窑老街首个花伞市集启动。全国上百位匠心艺人汇聚,各择一伞,伞下练摊,带来了一场传统文化盛宴,得益于花伞市集的吸引,五一黄金周该镇累计接待游客15万人次,文旅市场营业收入超750万元。

2022年春节,张书雁团队联合瓶窑老街开展“大过虎年”活动,推出一系列虎年文创年货。

余杭区委统战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为配合文创产品的生产,张书雁团队在瓶窑镇西安寺村建了2000多方供应链中心,招募40多名当地村民进行产品组装,为村民带来了一笔可观的收入。

2023年1月至今,自然造物民艺研究中心累计接待各类团建、研学5000余人次,举办传统文化活动20余场,吸引游客2万余人,为村集体增收200多万元。

“余杭是个具有包容性的地方,具备文化与科技两大发展优势。希望通过开放、包容、融合的理念助力当地的文化内涵更加丰富多元,也希望通过连接城市与乡村,连接余杭与全国各地……让共同富裕在更广阔的空间实现。”张书雁说。

推荐快速链接: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中共浙江省委统一战线工作部

© 2007-2025 中共杭州市委统战部,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8035058号-1

单位地址:富春路188号B座26楼 邮编:310006

技术支持:杭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