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民营经济创新发展、转型升级创造更好环境 ——我市召开民营企业家座谈会
11日下午,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组织召开民营企业家座谈会,邀请十余名我市制造业、文创产业、信息经济产业等行业具有代表性的民营企业家及新生代企业家,以“为民营经济创新发展、转型升级创造更好环境”为主题展开交流座谈。市委常委、统战部长佟桂莉出席并讲话。市政协副主席、市工商联主席冯仁强和市委统战部副部长邵根松参加。
座谈中,华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汪力成、浙江中南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吴建荣、万事利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屠红燕、浙江乐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卢艳峰等企业家先后从自身行业出发,立足企业实际,对我市民营经济“问症把脉”,就推进创新创业、破解融资难题、减轻企业负担、落实“最多跑一次”等提出许多真知灼见。
闻路红经营的企业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企业享受到了我市滨江区“5050”重点人才扶持企业的优惠政策,“中国培养的博士不比海外人才差,希望在人才的优惠政策方面能对国内国外人才一视同仁。”戚晓明的公司也与信息经济相关,他要把公司打造成物流行业的携程网,用互联网思维治理物流行业的雾霾。他担心的也与人才相关,“很多专业技术能力强的物流师傅学历不高,落户很难。”
卢洋经营着一家文创公司,“希望政府能帮我们对接文创领域有专业经验的法律咨询机构,提供更多的知道和建议。另外,搭建企业与人才的对接平台,英语、日语、法语人才都是急需的。”从事该领域多年的吴建荣提出,实体公司与互联网公司竞争的困境、招投标中容易遭遇的门槛等问题。
新生代企业负责人更多的关心于与如何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陈鱼海简单介绍了他如何从父辈手里接棒,从茫然到开拓出自己的业务过程,“很多新生代的成长环境决定了交流方式,没有对接起父辈的资源,希望提供更多与相关部门沟通的通道。”作为杭州市新生代企业家联谊会会长,屠红燕深知新生代的不易,希望能有一些政策,帮助他们度过艰难的创业期。
制造业的企业家们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胡宝泉说,实体企业融资中遇到很多问题,如何转型升级也是难题。汪力成谈了他的看法,“没有技术创新支撑的商业创新是不可持续的,要用互联网思维、工匠精神和创新共同解决问题。”对于如何创新,他的做法引进新鲜的血液,鼓励员工成为企业的“合伙人”,用投资孵化的模式鼓励年轻人发展,营造出一种好的工作氛围。
在认真听取大家的意见建议后,佟桂莉指出,民营经济是我市经济发展的支柱,民营经济、民营企业健康发展,事关杭州产业转型升级,事关杭州改革发展大局,事关“世界名城”建设的顺利推进。针对当前杭州民营企业遇到转型升级难、融资成本高等问题,她强调,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将大力营造支持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的浓厚氛围,做到高看一眼、厚爱三分,坚定不移支持民营经济、实体经济和创新经济的发展;将进一步为民营企业的成长提供务实而精准的服务,通过帮助企业转变观念、服务企业实现融合发展、完善政商沟通渠道、扎实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等举措,切切实实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为民营经济、民营企业健康发展营造更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