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区城厢街道潇湘社区立足精准服务促进民族团结
萧山区城厢街道潇湘社区前身为杭齿集团家委,杭齿集团在发展初期引进各类技术型人才,使得全国各地人员涌入杭齿这个大家庭,其中不乏许多少数民族人员。城厢街道潇湘社区现有常住户1447户,常住人口4200余人,目前社区里共有14个民族,除汉族外,有满族、回族、土家族、壮族、苗族、畲族、达斡尔族、蒙古族、藏族、朝鲜、傣族、傈僳族以及瑶族。2017年8月,潇湘社区被授予“萧山区城厢街道少数民族之家”。
城厢街道潇湘社区以民族文化作为社区文化特色品牌,坚持以“民族和弦 共鸣潇湘”这一理念贯穿社区,积极创建“微窗口”、“微平台”、“微热线”,为少数民族群众提供精准化、个性化、人性化的服务,并以文艺活动为载体,发挥民族资源优势,寓教于乐,促进各民族间友爱互助,营造各民族团结进步的良好氛围。
微窗口——城厢街道潇湘社区“和邻”少数民族工作服务站
通过“微窗口”,全面提升面向少数民族的精准服务,帮助少数民族群众在本辖区更好地生活、学习、工作,更快地融入萧山区的社会生活。
1、成立服务站领导小组
成立服务站工作领导小组,设站长1名,副站长2名,成员5名,共8人组成。
2、建立民族工作微窗口
社区专门在办公大厅设立“和邻”少数民族工作服务站。
3、健全服务管理机制
依托社区网格化管理机制,不仅全面掌握户籍中的少数民族居民,同时对外来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信息进行实时管理,全面掌握辖区内少数民族基本信息状况。
4、建立服务站救助机制
保证少数民族群众享有平等的公共服务、困难救助等权利,为少数民族群众设立“绿色服务通道”,服务好本辖区困难少数民族群众。
5、建立少数民族儿童关爱机制
通过少数民族工作服务站,关心爱护辖区内的少数民族儿童,为他们提供一个和平温馨、平等互助的环境。
微平台——城厢街道少数民族艺术团
通过微平台,以文艺活动为载体,发挥民族资源优势,寓教于乐,促进各民族间友爱互助,营造各民族团结进步的良好氛围。
1、提供文化交流平台
成立潇湘社区少数民族艺术团,下设5支队伍,舞蹈队、唱歌队、腰鼓队、太极队、葫芦丝队。
2、建立少数民族活动阵地
专门建立一间民族风采室,不仅为少数民族成员们建立了一个固定的活动阵地,更有利于他们今后互相沟通交流。
3、搭建反哺平台
为了更好的回报社会、服务社会,参加交通执勤、文明劝导、垃圾分类、五水共治等各种社会公益活动。
4、提升个人技能、共享就业信息
引导他们积极充电,并加强与辖区内商店、企业、工厂等互动,及时及早收集、更新就业信息,为他们更好地工作和发展创造条件。
微热线——民族温情联系卡、少数民族微信群
开通一条少数民族服务管理“热线电话”,建立一个少数民族微信群,制作“民族温情联系卡”,随时与少数民族居民保持互动沟通,及时提供与少数民族居民息息相关的最新资讯。
(萧山区委统战部)